爲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在軍事界有這樣一群特別的軍迷,他們的興趣愛好是挖掘戰爭過後遺留下的那些軍械古董,比如二戰時期的一些彈藥和槍械,甚至還有陷入沼澤地坦克裝甲車等等物品...通常,

我們把這種發掘軍事歷史文物的愛好者親切的稱為“挖土黨”!而目前在挖土業界,規模最大,最為知名的也當屬俄羅斯挖土黨,他們之所以能稱霸業界,原因不說大家也知道,俄羅斯原來就是二戰大規模陸地戰場之一。

為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也正是因為俄羅斯挖土黨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以他們經常才會挖出一些令軍迷們都稀罕的軍械寶貝,比如一些保存完好的槍械和勳章等等,這同時也讓很多中國軍迷看著眼饞,因此也會嘗試著去一些老戰場挖挖看,結果得到的卻是一些鏽鐵片......話說,中國在二戰時期也算是一個大型戰場,曾經有數百萬士兵在這片土地上拼殺,那為何我們挖出的軍械古董品質和數量卻與俄羅斯差這麼多呢?

為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其實,中俄雖然都參加了二戰,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最終才導致兩國挖土黨收穫大不一樣。比如當年的蘇德戰場,雙方不僅投入了上千萬的兵力,而且大型軍事裝備盡數上場,單兵武器更是不計其數...再加上蘇聯地廣人稀,很多戰事結束後得不到即時清理。因此,很多軍事裝備自然會跟隨著士兵長眠地下!另外,俄羅斯由於地理原因,其境內大部分土地多為PH值偏中性的“黑鈣土”。

為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這種土質對金屬的腐蝕性較小。同時俄境內還有較多的沼澤地,這些天然的環境也是金屬武器裝備得以長久保存的必要條件...返回頭再看中國抗日戰場,大規模的戰場相對較少,而且戰後很多武器裝備還等不到清理,就已經被游擊隊撿走了。更何況中國土壤不是偏鹼,就是偏酸,也不利於金屬武器的保存,因此很多中國挖土黨翻出的二戰武器,大多都已經鏽跡斑斑,別說當古董,就是當廢鐵賣也沒人要...

為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在這種一正一反的情況下,中俄兩國“挖土黨”在規模和專業程度就相差很多了。舉個簡單的例子,由於俄羅斯挖土黨經常會翻出成色較好的軍械古董,所以收入也比較高。比如俄羅斯一位軍事愛好者在沼澤中曾發掘出一支二戰莫辛納甘狙擊槍,經過打磨後輕輕鬆鬆賣了兩萬多...既然收入有了保障,所以俄羅斯挖土黨不僅專業裝備較多,而且大部分成員都有著豐富的“挖土”經驗。

為什麼俄羅斯“挖土黨”發掘的軍械古董大多都完好如新?

有人會說,不就是挖個古董嗎?一個金屬探測器,再加一把鐵鍬就足夠了,這需要什麼專業經驗?其實不然,挖軍械經常會碰到一些彈藥,雖然它們存放年代已久,但大多都還有爆炸的危險,所以需要對軍械非常瞭解的人才能去發掘。同時,二戰日軍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投放了化學武器,為了挖點軍械古董再因此賠上性命,那也太不值當了...總的來說,在俄羅斯做挖土黨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這是中國軍事愛好者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炫耀收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