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這樣節稅,合情合理又合法!

企業這樣節稅,合情合理又合法!

首先要明確,我們說的是節稅,而不是避稅。避稅說白了是打擦邊球,是不被提倡的,而企業節稅,也可以說是稅收籌劃,當然這個籌劃也不是企業能決定的,是依著相關法律法規。所以在這個節字上,我們要做到合情合理,關鍵是合法。接下來,關於節稅,我們一起來看。

企業這樣節稅,合情合理又合法!

企業的應稅收入、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

1、應稅收入

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2、不徵稅收入

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並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徵稅收入。

3、免稅收入

包括:國債利息收入;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的收入。

節稅思路:能夠區分應稅收入、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避免虛增應稅收入,減少涉稅處理的誤區。對收入處理的誤區:一些企業取得不徵稅收入後就認為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需要確認收入。

企業這樣節稅,合情合理又合法!

企業確認收入應滿足的條件

1、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確認收入的實現:

1)商品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2)企業對已售出的商品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繫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節稅思路:在交易中買賣雙方約定商品的所有權、商品的控制權轉移或移交的時間,使得收入確認的條件不能達成,從而達到延遲納稅義務時間的目的。

企業收入確認時間延期

1、一般收入的確認時間

1)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做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2)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3)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4)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5)接受捐贈收入,按照實際收到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節稅思路:推遲納稅義務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如:對於租金收入,則應當採取預收方式,並儘可能在合同上約定在每個月(季、年)初的某個時間為應收租金日期,進而延遲收入的實現。

企業這樣節稅,合情合理又合法!

其他收入節稅

企業的一些行為是視同銷售收入,這些行為同樣需要納稅,也同樣適用籌劃思路的。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做好稅收籌劃工作,公司稅務會計師(或找專業的企業節稅服務公司)應該及時把握稅收法規、政策的新動向,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稅收法規,遭受稅務部門的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