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麼治療膽囊炎的?

西瓜藤結南瓜


膽囊炎原因:梗阻因素是由於膽囊管或膽囊頸的機械性阻塞,膽囊即膨脹,充滿濃縮的膽汁,其中高濃度的膽鹽即有強烈的致炎作用,形成早期化學性炎症,以後繼發細菌感染,造成膽囊化膿性感染,以結石造成者居多,較大結石不易完全梗阻,主要為機械刺激,呈現慢性炎症。有時膽囊管過長、扭曲、粘連壓迫和纖維化等亦是不可忽視的梗阻因素。

感染因素全身感染或局部病灶之病菌經血行、淋巴、膽道、腸道,或鄰近器官炎症擴散等途徑侵入,寄生蟲的侵入及其帶入的細菌等均是造成膽囊炎的重要原因。常見的致病菌主要為大腸桿菌,其他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產氣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時可有產氣莢膜桿菌,形成氣性膽囊炎。

化學性因素膽汁瀦留於膽囊,其中高濃度的膽鹽,或胰液返流進入膽囊,具有活性的胰酶,均可刺激膽囊壁發生明顯炎症變化。在一些嚴重脫水者,膽汁中膽鹽濃度升高,亦可引起急性膽囊炎。

其他因素如血管因素,由於嚴重創傷、燒傷、休克、多發骨折、大手術後等因血容量不足、血管痙攣,血流緩慢,使膽囊動脈血栓形成,致膽囊缺血壞死,甚至穿孔;有時食物過敏、糖尿病、結節性動脈周圍炎、惡性貧血等,均與膽囊炎發病有關。

膽囊炎藥茶、食療方:

1、玉米鬚50克,蒲公英、茵陳各25克。用法:上藥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5分鐘,取汁倒入茶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蒲公英解食毒、消乳癰、結核、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茵陳清熱利溼、解毒、抗菌消炎、驅蛔蟲、利膽;玉米鬚利水消腫、通乳利膽;三者合用,疏通膽囊,促進膽汁代謝,殺菌消炎,通瘀消積,對於膽囊炎效果良好。

2、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克,白糖適量。用法:前3味藥放入盛有開水的保溫瓶內,浸泡30分鐘後,取汁倒入茶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金錢草利尿、利膽、抑制血栓,促進排石;敗醬草: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茵陳清熱利溼、解毒、抗菌消炎、驅蛔蟲、利膽。

3、青皮9克,鬱金10克,茵陳15克。用法:上藥放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鐘,取汁倒入茶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頻頻飲服。(摘自《急症中西醫診療技術》)

4、冬瓜皮(60~90g,鮮品加倍)加水濃煎,一日飲2~3次,作為急性膽囊炎的輔助治療。

5、鯽魚(一尾)、赤小豆(120g)、陳皮(6g)煮爛食用。適用於慢性膽囊炎。鯽魚、赤小豆利水消腫,通乳;陳皮能散能瀉,消胸中瘕、消食促消化。

6、蒲公英茶:鮮蒲公英60-90g,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15天為一個療程,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療急性膽囊炎。


道與陰陽


在中醫只講病因病機沒有這炎那炎。即然是炎那消炎結果又怎樣。膽襄炎乃西學病名,中醫歸為腹痛脅痛範籌,發病有急有慢,急易治而慢纏綿。病因多由飲食失節情緒失調而致,氣機鬱滯積熱內蘊。活以疏肝理氣,行滯化瘀,經方大小柴胡隨症加減一劑輕而三劑愈,大柴胡為首選。對於慢性來說,必須遵循久病必虛必瘀,適當加味扶正行血活血之味,可併為歸芍藥散,膈下逐瘀湯效果倍增。對肝膿腫合仙方活命飲其效如神。這就是中醫審證求因,辨證論治,隨機施方,靈活機動之精髓所長。


一塵158359203


膽囊炎有急牲慢性之分。急性膽囊炎以右上腹部疼痛,肋痛按之疼痛加重,這就是中醫所說實症,嘔吐,發熱,口苦,口乾,大便幹為主要症狀,西醫B超顯示膽囊腫大,西藥用抗生素消炎為主,中醫是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膽囊為腑,以瀉熱通腑為主,肝膽為表裡關係,膽囊炎表現的症狀,屬於少陽經,張仲景的大柴胡湯為治療膽囊炎的專病專方。


合肥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