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雲南每千人醫療機構牀位數達6張

建立覆蓋雲南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省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昨日,在《“健康雲南2030”規劃綱要》和《雲南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新聞發佈會上,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體育局等相關部門就兩個重要規劃進行了詳細解讀。

“兩步走”實現健康雲南建設

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李瑪琳介紹,《“健康雲南2030”規劃綱要》立足雲南實際,是我省今後14年推進健康雲南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健康雲南建設5個具體目標為: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健康產業規模顯著擴大、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並提出到2020年和到2030年分兩步走實現建設目標。

第一步是到2020年,建立覆蓋全省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州市重點醫院和縣級中心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標準。完善健康服務及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健康環境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健康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第二步是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發展繁榮,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人均預期壽命等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健康環境指標,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建成“生態雲南、健康雲南、幸福雲南”。

為落實健康雲南建設規劃,《雲南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將《“健康雲南2030”規劃綱要》到2020年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了細化。從衛生與健康領域各項重點工作入手,提出了到2020年需完成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推動愛國衛生運動與健康促進行動、維護重點人群健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動中醫藥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堅持計劃生育政策、加強綜合監督執法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實施健康扶貧、共築對外開放新高地11項重點任務和50個具體項目。

《雲南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還對“十三五”時期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目標進行了細化:到2020年,全省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張、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5人、註冊護士數達到3.14人、公共衛生人員數達到0.83 人,每萬常住人口擁有全科醫生達到2人;建設1至3個國家區域性醫學診療中心,40個專科達到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標準,疑難危重疾病救治能力顯著提高;新增三級甲等醫院13所,全省三級甲等醫院達45所;每個縣重點建好1所縣級中心醫院,力爭90%的縣級中心醫院達到國家《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遠程醫療覆蓋省、州市、縣、鄉四級醫療衛生機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降至全國平均水平,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人均預期壽命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0.6%,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6%以上。

為保障我省“健康雲南”建設的推進,還將加強人才隊伍、全民健康信息化和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新增66億元用於健康扶貧

在健康扶貧方面,李瑪琳介紹,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已達到98.78%,所有州市、縣市區均開展了9類15種大病集中專項救治工作,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確診患15種大病30344人,已救治20334人,救治率達67%。為做好健康扶貧保障,從今年起到2020年,各級財政累計將新增投入66億元,用於支持健康扶貧各項優惠政策和兜底保障。

針對體育納入“大健康”範疇的話題,省體育局副局長吳亞敏介紹,到2030年,要基本建成我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低於2.3平方米,建成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實現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開展公共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和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建設等工作。

而在食品藥品監管方面,到2020年,將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總體目標,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藥品安全評價性抽檢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還將制訂修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20項,全省中藥材、中藥飲片標準100項,提升醫療機構製劑標準100項,使食品藥品監管全程可追溯水平、技術支撐能力和執法裝備水平顯著提升。

記者廖晶蓉報道

到2020年,雲南每千人醫療機構床位數達6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