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時,餌料的味型其實不是主要的

野釣時,餌料的味型其實不是主要的

野釣野釣,顧名思義在野外垂釣,為啥叫野外?就是因為不確定、環境複雜的地域稱為野外,再直白點說,正常人一般不怎麼路過的區域叫做野外;在這個前提下,需要闡述一個道理,就是既然正常人都不怎麼去的地方,那肯定沒有人會給野外水域的魚群餵食,那麼從理論和實際上都應該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野外的野生魚群對餌料的味型壓根就沒有那些大師們說的,什麼味道好魚吃,什麼味道不好魚不吃,再直白點的說,所謂的野釣配方基本上大多都不是建立為味型狀基礎上。

野釣時,餌料的味型其實不是主要的

可能這個話題一說就比較拉仇恨了,因為基本上有一多半的釣友認為野釣的餌料配方肯定是有道理的,要不怎麼流傳了這麼多年呢?其實這話自己仔細分析分析就明白了,野外水域的魚群,要說能吃飽肯定是有的能吃飽,大多數屬於吃不飽的,要不然怎麼會一把窩料撒進去會誘魚進窩呢?就好比我們自個,你說餓的五迷三道的,別說漢堡,給個白麵饅頭加臭豆腐都是極品美味,但是已經快要撐死的人面前,鮑魚燕窩都不稀的看一眼就是這個道理。而野外水域中的水情,那肯定不會說單獨只能提供一種食材,那肯定是腥味的有、香味的有、怪味的甚至也會有,因此得出的結論應該是隻要是複合香型,味道不太離譜的餌料味型搭配,魚基本上都會吃。

野釣時,餌料的味型其實不是主要的

據說,不管什麼魚,視力一般也就1米左右,體型越小的魚視力越差,依次對紅、白、黃、綠色會有比較明顯的應激反應,這也是大多數商業餌料開好之後的主流顏色;而魚的味覺就不一樣了,大多數淡水魚的味覺能達到百米以外甚至更遠,這其中更是依次對腥味、酒味、臭味、甜味、香味的敏感度比較高,所以說與其說於是靠眼睛來觀察後進食,不如說主要是依靠嗅覺來作為進食的主要渠道之一。

野釣時,餌料的味型其實不是主要的

其次,一款商業成品餌,基本上都是按照基礎餌+主攻餌+香型餌的結構組合而成,而一般情況下,基礎餌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有時候甚至會80%的基礎餌,什麼叫做基礎餌呢,即使簡單加工過的本味香的自然餌料,比如顆粒面、原塘顆粒等,那麼原塘顆粒比較好理解,那麼顆粒面中的本味,這個本味主要是指什麼味呢?其實就是根據魚的味型,在穀物香的基礎上,添加的少許腥、臭、甜等味型,但是這其中各個味型的比例都不會很大,一般多以豆腥味主要的味道,但是又不會太濃,仔細聞聞還有有淡淡的穀物的味道,這就是本味。

那麼說了這麼多,野釣時如果說味型不重要,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一是窩料能否誘魚進窩,二是窩點及釣點能否持續補窩,三是釣餌是否和窩料是一個味型的,四是餌料是否和目前的魚情在一個水層。

一、窩料是否能誘魚進窩,這點非常重要,野釣水域一般不管大小,密度都是有限的,誰的窩點先進魚,近而能否留魚這就很重要,為啥窩料一般都建議自制,從成本上考慮,自制的10斤窩料估計也就能買上商品餌窩料5斤左右,餌料效果還不見得比自己做的窩料效果好。而自制的窩料一般多以紅薯、玉米、豆渣餅為主要原料,即使來個10斤也沒幾個銀子,但是這三種主要做窩料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本味餌的代表香型。

二、窩點和釣點持續補窩,這個就是接著上一條來說,能誘魚進窩無非是加腥、香、酒,一般自制窩料的時候,紅糖水、蜂蜜水、味精、鹽這幾樣都能起到加香的作用,藥酒更是能增加窩料味型在水底的穿透,而加腥味一般多靠添加昆蟲粉,比如紅蟲粉、蠶蛹粉、蛆粉等添加,沒什麼好說的。但是這個持續就非常有說道,好些釣友窩料味型竄,進水沒多久就能吸引大把的魚群進窩,但是香味不持久,窩料中無顆粒物,又不能及時的補窩續窩,所以窩裡不留魚。

三、釣餌和窩料是否味型結構一致,這一點是很多釣友經常忽略的一個問題,窩料味淡,釣餌味濃,或者是窩料味重,釣餌味淡都是野釣大忌,釣餌和窩料的味型不一致,誘魚進窩後,魚群也會很快逃走,因為釣餌和窩料的味型不一致明顯是比較矛盾的。

四、餌料和魚群不在一個水層,這種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野釣水域和黑坑養殖塘水域是不一樣的,可能因為天氣,比如颳風,魚群會跟著風向去追逐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去覓食,那麼魚層肯定會變;比如下雨,下雨後水上層的食物和氧氣含量都很不錯,所以即使底層魚也會遊曳到上層去找食吃,魚層會變;漲水落水,魚層更是會發生變化,諸如此類等等,所以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時,如果野釣時,在調好漂精找底之後,連續半小時內小魚都沒有,那就要開始重新來找魚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