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從阿里的新專利看其區塊鏈布局,竟然發現了這個「祕密」

港真,從阿里的新專利看其區塊鏈佈局,竟然發現了這個“秘密”

而阿里巴巴似乎相比於比其他科技公司,有著對區塊鏈技術更加濃厚的興趣。

10月6日,“阿里巴巴區塊鏈專利申請”這條消息登上了代表大眾的微博熱搜榜,這對於幣圈這個小眾社圈來說,算得上一個不小的新聞。

港真,從阿里的新專利看其區塊鏈佈局,竟然發現了這個“秘密”


那麼,這項新專利講的是什麼呢?

10月4日USPTO公佈的文件顯示,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了區塊鏈系統專利申請,這一系統允許第三方管理員執行“特殊處理指令”,比如中止智能合約或凍結與非法活動有關的賬戶等。

那這個系統的特別之處是什麼呢?首先,這個區塊鏈系統想解決的問題是,能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比如標準的智能合約不受任何人控制時候,能夠做出例如行政干預這樣的“特殊處理指令”。也就是說打破智能合約運行後,無法人為干預的情況。

介於此,反對者自然大有人在,一些極客和區塊鏈的信仰者認為這一系統明顯違背區塊鏈 P2P(Peer to Peer)、不可篡改的重要特性。最多隻能算的上特色區塊鏈或者局域網鏈。同時這樣機制的也極有可能會引發出黑客的定向攻擊,為整個系統注入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支持者則認為,這種類似行政干預的出現,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無法無天’的缺陷,有了這種較為緩和的機制後,區塊鏈技術會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當然,支持者和反對者沒有對錯之分,唯有技術的發展才能驗證誰站對了邊。


港真,從阿里的新專利看其區塊鏈佈局,竟然發現了這個“秘密”


而阿里巴巴似乎相比於比其他科技公司,有著對區塊鏈技術更加濃厚的興趣。

IPRdaily公佈的“2018年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TOP100)”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美兩國企業幾乎各佔半壁江山,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企業的代表,更是一騎絕塵,領跑榜單。

此外,上個月阿里達摩院官網的上線,正式公開5大研究領域——機器智能、數據計算、機器人、金融科技、X實驗室,下共設14個實驗室,其中區塊鏈實驗室下屬至列中。

在達摩院的成立之初,馬雲就宣稱要將其構建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不論最終能否實現,但是區塊鏈技術的首先被納入,自然有著其技術本身的魅力和發展前景所在。

阿里作為互聯網巨頭裡的區塊鏈先行者,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區塊鏈各種應用場景的探索工作,例如螞蟻金服區塊鏈平臺公益鏈、菜鳥與天貓的商品溯源等。也許在多數人都在關注幣價的時候,真正的區塊鏈發展和升級則來自於這些互聯網平臺。

現在,伴隨幣圈市場和ICO的趨冷,投機資本的撤離,也給了一些區塊鏈企業專注技術開發的時機。可以預想到的是,隨著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能夠開始逐漸的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的發展,此外,區塊鏈技術所衍生的一種新業態,在未來或許能推動新一輪商業模式的變革。而作為互聯網先行者的阿里,這一次自然也不願意錯過。

港真,從阿里的新專利看其區塊鏈佈局,竟然發現了這個“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