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店長總結的銷售「三部曲」

金牌店长总结的销售“三部曲”

藥店中銷售的商品大多數是藥品,而藥品的作用是用於預防或者治療人體疾病,使用得當,就可以緩解顧客病痛、讓患者恢復健康,使用的不恰當,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可能引起副作用,給顧客帶來危害。在保障顧客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日常銷售中有3個方面的內容一定不能忽視,我們一一來看。

一、問清顧客的症狀、用藥史、疾病史、過敏史

金牌店长总结的销售“三部曲”

①問全症狀。一般我們銷售中都會注意去問清顧客的症狀,如感冒多久了、鼻涕的顏色、有沒有發熱等,然後在對症對因推薦藥物。然而很多時候,店員詢問的症狀並不全面,如反流性食管炎就有較為明顯的咽部不適症狀,但可能就當做咽炎來治療了。

②問清用藥史。瞭解顧客的用藥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給顧客推薦藥物,如顧客前來購買抑制胃酸的藥物,並且正在服用硫酸親氯吡格雷片,這時候就不能給顧客推薦奧美拉唑,因為奧美拉唑與氯吡格雷會發生相互作用,而應該給顧客推薦與氯吡格雷無相互作用泮托拉唑,這樣才能起到有效作用,又不會導致顧客因服藥而發生危險。

③問清疾病史及過敏史。瞭解顧客的疾病史及過敏史,可以有效的避免我們給顧客推薦顧客不適宜服用的藥物,以免引起疾病的復發,對顧客造成危害。如右美沙芬禁用於有精神病史者、含阿司匹林的藥物慎用於有消化道潰瘍病史及溶血病史的患者等。

二、滿足顧客的第一需求

金牌店长总结的销售“三部曲”

以往藥店銷售太過注重毛利,顧客點名要購買的商品如臨床藥品、廣告產品經常會被店員替換,這裡的替換可能是同名替換也可能是同類替換,有的顧客接受不了,就會流失。再者即使是同名同規格的藥品替換,也可能因生產廠家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藥效不同,患者服用後達不到原藥的療效,這就會導致顧客對藥店失去信任,還可能導致投訴、糾紛的發生,最常見的案例就是慢病用藥的替換,如用小廠高毛的降壓藥物替換原研廠家的藥物,導致顧客的血壓不降反升。所以當顧客點名要購買某種商品時,我們應滿足顧客的第一需求,然後在通過問清顧客的情況、專業的講解進行聯合用藥,這樣才能在不傷顧客的前提下促成銷售。

三、對顧客進行用藥指導和生活建議

金牌店长总结的销售“三部曲”

作為藥店的專業人員,在顧客購買藥品後應進行專業用藥指導和生活建議。

1、告知顧客藥物的服用方法。正確的服藥方法是保證顧客安全的前提及發揮藥效的基礎,很多藥物因其作用原理的不同,服用方法也不一樣,如拉唑類抑制胃酸藥物應晨起空腹服用、補益的中成藥宜飯前服用等,還有藥物服用的劑量、次數也是我們應告知顧客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議最好將藥物的服用方法寫在便籤並將便籤粘貼在藥品的包裝盒上。

2、告知顧客藥物的相互作用。很多藥物都可能與其他的藥物、食物等發生生理或化學上的相互作用,如甲硝唑與含酒精的藥物或食物同服會發生雙硫侖反應、紅黴素與氨茶鹼同服可引起氨茶鹼在體內的蓄積等,告知顧客藥物相互作用的知識可保障顧客的安全。

3、告知顧客藥物潛在的不良反應。一般藥物都有很多潛在的不良反應,如他汀類降脂藥物可引能引起肝毒性,顧客長期服用應提醒顧客進行定期的肝功能檢測;長期服用雙氯芬酸鈉這類止痛藥物,應注意消化道潰瘍。

4、告知顧客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如服藥期間不要喝茶,有消化道疾病的顧客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要均衡,日常中保持適量的鍛鍊增強體質等。這樣既可以讓患者更快恢復,也可以增加顧客對我們的認同感。

最後還是需要再次強調,我們藥店人應清楚的認識到,我們不僅是藥品的銷售人員、更是顧客的健康顧問,不能一味的最求利潤而顧客帶來損失,切不可本末倒置。

金牌店长总结的销售“三部曲”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