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泛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山川網:在討論太湖藍藻之前,我們首先不放先來看一組照片。

因為對於很多居住在內陸城市,遠離大江大湖的朋友來說,“藍藻”是一個不那麼形象生動的詞彙。

在今年夏初的時候,官媒人民日報曾報道過今年的太湖藍藻情況——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5月30日上午,這幾天悶熱的天氣,讓太湖的大量死亡的淡黃色藍藻泛出水面,隨風集聚到了無錫太湖貢湖灣水域。沿太湖大堤十幾公里的湖面上,藍藻已經是一望無際。今年藍藻治理的壓力非常大。(來源:東方IC)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沿太湖大堤十幾公里的湖面上,藍藻已經是一望無際。今年藍藻治理的壓力非常大。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這裡的貢湖灣溼地公園是生態恢復的實驗場,一堤之隔,二個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這裡的貢湖灣溼地公園是生態恢復的實驗場,一堤之隔,二個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這裡的貢湖灣溼地公園是生態恢復的實驗場,一堤之隔,二個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掐指一算,距離震驚全國的2007年太湖藍藻汙染事件,已經過去了十一年有餘。

2007年太湖藍藻汙染事件發生於2007年5、6月間,中國江蘇的太湖爆發的嚴重藍藻汙染,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嚴重短缺,超市、商店裡的桶裝水被搶購一空。該事件主要是由於水源地附近藍藻大量堆積,厭氧分解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氫等異味物質。

而關於這場水汙染的原因,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市政府稱是持續高熱造成的,國家環保總局認為既是天災也是人禍。民間普遍認為是政府為了經濟業績大量興建排汙嚴重的化工廠,卻對太湖汙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惡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虛作假,使得太湖汙染問題日益嚴重。

事實上,從2007年太湖藍藻時間爆發到2017年,江蘇省為治理太湖水質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元資金。

而這1000億元換來的效果是,按照環保部發布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7年,太湖水質總體為劣五類;2016年,改善為四類。據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顧征帆介紹,1997年以後太湖汙染明顯加重,2007年總磷、總氮達到最高點。經過十年治理,太湖無錫水域總氮、總磷分別下降了54.4%、38.9%,好於1997年以前的水平,相當於“年輕”了十歲以上。2007年,15條主要入湖河流9條水質都是劣五類。現在,3條是四類,其餘的都是三類。

這十年,人們看到,每年夏季,僅在無錫每天就有超過千人專職打撈藍藻,至今已累計打撈800多萬噸;蘇州、無錫、常州拆除水產養殖圍網3萬多畝,取締遷移1000多處畜禽養殖場,清理湖底淤泥3700多萬立方米;太湖流域關停化工企業多達5336家;環湖新建汙水處理管網24500公里,足以繞太湖56圈,城市汙水處理率已達95.3%;每年都從長江引入相當於半個太湖的水量,用於稀釋湖水。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一方面是治理投入持續加大,另一方面卻是媒體不斷爆出的藍藻年年仍在泛濫新聞。

2017年,新華社報道當年度4、5月太湖共發生藍藻水華20多次,藻密度、聚集面積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個別時段的部分湖區藍藻聚集情況較為嚴重。

而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省太湖辦主任朱鐵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一方面,太湖氮磷濃度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太湖藻類生長條件未得到根本性改變,一旦水文、氣象條件具備就會出現大面積聚集,這也是太湖藍藻暴發的內在原因。

另一方面,氣溫是誘因。2016年冬季太湖地區平均氣溫6.8℃,比常年同期高1.9℃。冬季積溫(注:積溫是指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613.2℃,比常年同期偏多164.3℃,為歷史第一高,有利於藍藻休眠越冬。氣溫偏高,越冬期太湖底泥中具有活性的藍藻數量多,春季藍藻復甦量也相應大增。

加之今年春季氣溫偏高,藍藻復甦早。2017年春季前期平均氣溫13.6℃,比常年同期偏高1.9℃,日照時數309.6小時,比常年同期多35.7小時,有利於越冬藻種的復甦和快速生長。

事實上,想要治理太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湖作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積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線全長393.2公里,橫跨江、浙兩省,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如果再算上各路匯入太湖的大小支流,造成太湖生態惡化的“罪魁禍首”顯然不能都算在無錫一城一市身上。

但無錫作為全省太湖治理的“前沿重陣”,其清淤量佔全省的70%,藍藻打撈量佔全省90%,治太任務非常繁重。

2017年太湖藍藻發生情況顯示,4月14日,宜興八房港開始打撈藍藻;4月15日,無錫湖區水草打撈工作啟動;4月17日,蠡園喇叭口、馬山月亮灣開始打撈藍藻。截至5月10日,全市共計打撈藍藻13.46萬噸,水草2.05萬噸,產出藻泥415.7噸。在全力打撈藍藻的同時,無錫還積極開展調水引流,實現引清釋汙。2017年通過常熟樞紐調引長江水3.24億立方米,入太湖1.19億立方米,梅梁湖泵站、大渲河泵站引流3.26億立方米。

太湖治理十年:藍藻依舊氾濫,蘇南模式的綠色陰影

無錫是“蘇南模式”的發軔地之一,而太湖藍藻無疑是蘇南模式的一層“綠色陰影”。

隨著鄉鎮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興起,太湖流域的經濟迅猛發展。2003年,太湖地區以佔全國不到0.4%的土地面積、3%的人口,創造了佔全國13%的國內生產總值和19%的財政收入。

在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飯歷史中,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汙染幾乎成為了綁在一起的利益共同體。低技術含量的粗狂式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幫助中國絕大多數城市迅速完成城鎮化的最重要工具,也是對環境破壞最為深刻的根源。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認為,因鄉鎮企業大規模發展而導致流域汙染,是中國環境受到的第一次大沖擊,“跟經濟發展緊密相關。”

在這些衝擊中,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太湖。1993年,淮河流域發生重大汙染事故,100萬人飲用水發生危機。

無錫市藍藻治理辦公室副主任張錚惠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的一句話值得我們注意:從太湖的治理成果來說,這十年來,無錫GDP增長了三倍,但水質沒有惡化,而且呈現了改善的趨勢。

這種說法本身沒有錯誤,但其實僅限於縱向的無錫自身數據。而要想了解太湖事件對於無錫經濟發展的綜合影響,我們還要比較同期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情況。

2007年,無錫GDP雖只有3805億,但卻位列全國城市排名第9位,僅次於杭州的4130億元;2017年無錫GDP突破萬億達到10511億元,但全國城市排名卻下滑至了第13位,先後被成都、武漢、南京、青島超越。

不過作為普通地級市,被行政級別明顯高於自身的省會城市、副省級市超越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無錫常住人口從2007年的599.21萬,到2017年的655.30萬,十年增長56萬,與無錫當下的經濟體量明顯不匹配。再從中扣除戶籍人口的自然增長,外來人口的流入數據則更顯單薄。如果再結合江蘇目前全國靠前的老齡化指數,這對於一座萬億GDP級別城市,顯然不那麼令人感到樂觀。

事實上,無錫過去十年的經濟發展走勢,是多座蘇南模式城市的一個縮影。伴隨著中國外向型出口經濟的全面走弱,東部沿海二三線城市均面臨著如何進行產業升級,尋找下一個十年經濟持續增長點的難題。伴隨著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紅利全部終結,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

為曾經吸引人口流入欠下的環境債買單,這本就無可厚非。但沒了工廠,接下來靠什麼吸引年輕人口流入,這是個問題。

《太湖藍藻氾濫,一堤之隔兩個世界》·人民日報

《太湖治理28年:藍藻像癌症,無錫猛吃藥》·界面新聞

《太湖治理已有10年 為什麼藍藻仍然“瘋長”?》·新華日報

《治理太湖這10年江蘇投入超1000億元 從藍藻暴發到碧波重現》·新華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