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山川网:在讨论太湖蓝藻之前,我们首先不放先来看一组照片。

因为对于很多居住在内陆城市,远离大江大湖的朋友来说,“蓝藻”是一个不那么形象生动的词汇。

在今年夏初的时候,官媒人民日报曾报道过今年的太湖蓝藻情况——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5月30日上午,这几天闷热的天气,让太湖的大量死亡的淡黄色蓝藻泛出水面,随风集聚到了无锡太湖贡湖湾水域。沿太湖大堤十几公里的湖面上,蓝藻已经是一望无际。今年蓝藻治理的压力非常大。(来源:东方IC)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沿太湖大堤十几公里的湖面上,蓝藻已经是一望无际。今年蓝藻治理的压力非常大。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这里的贡湖湾湿地公园是生态恢复的实验场,一堤之隔,二个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这里的贡湖湾湿地公园是生态恢复的实验场,一堤之隔,二个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这里的贡湖湾湿地公园是生态恢复的实验场,一堤之隔,二个世界。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掐指一算,距离震惊全国的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有余。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发生于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爆发的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该事件主要是由于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而关于这场水污染的原因,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市政府称是持续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认为既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政府为了经济业绩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却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恶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虚作假,使得太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事实上,从2007年太湖蓝藻时间爆发到2017年,江苏省为治理太湖水质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资金。

而这1000亿元换来的效果是,按照环保部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太湖水质总体为劣五类;2016年,改善为四类。据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顾征帆介绍,1997年以后太湖污染明显加重,2007年总磷、总氮达到最高点。经过十年治理,太湖无锡水域总氮、总磷分别下降了54.4%、38.9%,好于1997年以前的水平,相当于“年轻”了十岁以上。2007年,15条主要入湖河流9条水质都是劣五类。现在,3条是四类,其余的都是三类。

这十年,人们看到,每年夏季,仅在无锡每天就有超过千人专职打捞蓝藻,至今已累计打捞800多万吨;苏州、无锡、常州拆除水产养殖围网3万多亩,取缔迁移1000多处畜禽养殖场,清理湖底淤泥3700多万立方米;太湖流域关停化工企业多达5336家;环湖新建污水处理管网24500公里,足以绕太湖56圈,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5.3%;每年都从长江引入相当于半个太湖的水量,用于稀释湖水。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一方面是治理投入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却是媒体不断爆出的蓝藻年年仍在泛滥新闻。

2017年,新华社报道当年度4、5月太湖共发生蓝藻水华20多次,藻密度、聚集面积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个别时段的部分湖区蓝藻聚集情况较为严重。

而发生这样情况的原因,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方面,太湖氮磷浓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太湖藻类生长条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一旦水文、气象条件具备就会出现大面积聚集,这也是太湖蓝藻暴发的内在原因。

另一方面,气温是诱因。2016年冬季太湖地区平均气温6.8℃,比常年同期高1.9℃。冬季积温(注: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613.2℃,比常年同期偏多164.3℃,为历史第一高,有利于蓝藻休眠越冬。气温偏高,越冬期太湖底泥中具有活性的蓝藻数量多,春季蓝藻复苏量也相应大增。

加之今年春季气温偏高,蓝藻复苏早。2017年春季前期平均气温13.6℃,比常年同期偏高1.9℃,日照时数309.6小时,比常年同期多35.7小时,有利于越冬藻种的复苏和快速生长。

事实上,想要治理太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如果再算上各路汇入太湖的大小支流,造成太湖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显然不能都算在无锡一城一市身上。

但无锡作为全省太湖治理的“前沿重阵”,其清淤量占全省的70%,蓝藻打捞量占全省90%,治太任务非常繁重。

2017年太湖蓝藻发生情况显示,4月14日,宜兴八房港开始打捞蓝藻;4月15日,无锡湖区水草打捞工作启动;4月17日,蠡园喇叭口、马山月亮湾开始打捞蓝藻。截至5月10日,全市共计打捞蓝藻13.46万吨,水草2.05万吨,产出藻泥415.7吨。在全力打捞蓝藻的同时,无锡还积极开展调水引流,实现引清释污。2017年通过常熟枢纽调引长江水3.24亿立方米,入太湖1.19亿立方米,梅梁湖泵站、大渲河泵站引流3.26亿立方米。

太湖治理十年:蓝藻依旧泛滥,苏南模式的绿色阴影

无锡是“苏南模式”的发轫地之一,而太湖蓝藻无疑是苏南模式的一层“绿色阴影”。

随着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兴起,太湖流域的经济迅猛发展。2003年,太湖地区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在过去四十年的改革开饭历史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几乎成为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低技术含量的粗狂式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帮助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迅速完成城镇化的最重要工具,也是对环境破坏最为深刻的根源。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认为,因乡镇企业大规模发展而导致流域污染,是中国环境受到的第一次大冲击,“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在这些冲击中,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太湖。1993年,淮河流域发生重大污染事故,100万人饮用水发生危机。

无锡市蓝藻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铮惠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注意:从太湖的治理成果来说,这十年来,无锡GDP增长了三倍,但水质没有恶化,而且呈现了改善的趋势。

这种说法本身没有错误,但其实仅限于纵向的无锡自身数据。而要想了解太湖事件对于无锡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我们还要比较同期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2007年,无锡GDP虽只有3805亿,但却位列全国城市排名第9位,仅次于杭州的4130亿元;2017年无锡GDP突破万亿达到10511亿元,但全国城市排名却下滑至了第13位,先后被成都、武汉、南京、青岛超越。

不过作为普通地级市,被行政级别明显高于自身的省会城市、副省级市超越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常住人口从2007年的599.21万,到2017年的655.30万,十年增长56万,与无锡当下的经济体量明显不匹配。再从中扣除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来人口的流入数据则更显单薄。如果再结合江苏目前全国靠前的老龄化指数,这对于一座万亿GDP级别城市,显然不那么令人感到乐观。

事实上,无锡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走势,是多座苏南模式城市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中国外向型出口经济的全面走弱,东部沿海二三线城市均面临着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寻找下一个十年经济持续增长点的难题。伴随着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红利全部终结,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

为曾经吸引人口流入欠下的环境债买单,这本就无可厚非。但没了工厂,接下来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口流入,这是个问题。

《太湖蓝藻泛滥,一堤之隔两个世界》·人民日报

《太湖治理28年:蓝藻像癌症,无锡猛吃药》·界面新闻

《太湖治理已有10年 为什么蓝藻仍然“疯长”?》·新华日报

《治理太湖这10年江苏投入超1000亿元 从蓝藻暴发到碧波重现》·新华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