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顏色革命」後,他被推選爲臨時總統,主政數月國家陷入分裂

自1991年獨立以來,烏克蘭就處於地緣政治不同力量中。面對俄羅斯與歐盟兩個發展矢量,烏克蘭執政者並不想將它們對立起來,而是希望將兩者結合,然而這種平衡之術在現實中卻難以維繫。2004年,烏克蘭首次發生了“顏色革命”,以尤先科、季莫斯科為首的親西方派上臺,然而執政五年表現非常糟糕,親俄派通過選舉奪回政權。但自顏色革命後,街頭政治已是烏克蘭常態,親俄派執政後也不安寧。

二次“顏色革命”後,他被推選為臨時總統,主政數月國家陷入分裂

2013年11月,當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宣佈“將暫停與歐盟簽署準成員國協定,同時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經貿關係”時,西方立即策劃發動了第二次“顏色革命”,鼓動反對派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隨著騷亂愈演愈烈,翌年2月22日,反對派領導人圖爾奇諾夫出任新議長,標誌著親西方派正式掌權。圖時任“祖國黨”第一副主席,其所在政黨是“季莫申科黨團”中最大聯盟黨派。

據傳,圖爾奇諾夫也是季莫申科“密友”,兩人關係非常密切,在其擔任烏國家安全部門主任時,曾銷燬過一些不利於季莫申科的秘密檔案。因此,當季莫斯科出任總理後,圖被提拔為第一副總理。2011年,季莫申科被親俄派政府關入監獄後,圖爾奇諾夫一直設法營救。因此,當圖爾奇諾夫掌權後,當天議會就發出兩個重要命令:廢黜亞努科維奇總統職務,同時將季莫申科從獄中釋放。

二次“顏色革命”後,他被推選為臨時總統,主政數月國家陷入分裂

命令公佈後,歐美國家立即表示熱烈歡迎,允諾視情況向烏克蘭提供緊急經濟援助。亞努科維奇一看形勢不妙,倉皇逃到俄羅斯避難。烏克蘭議會隨後投票決定,在新總統經由選舉產生之前,由圖爾奇諾夫暫時履行總統職責。一時間,圖爾奇諾夫成為此國最有權力的人。然而執政後,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由於政局突變,加劇了烏克蘭“向東”還是“向西”的矛盾。

克里米亞居民舉行抗議活動,拒絕承認國家新領導層,3月份舉行公投併入了俄羅斯。面對強悍霸氣的俄軍,圖爾奇諾夫無奈下令烏軍撤離克里米亞。進入4月份,烏克蘭東部三州也相繼宣佈獨立,要加入俄羅斯。鬧獨立的三州人口加起來有上千萬,而且是重要工業區,一旦獨立出去對烏克蘭來說將是致命打擊。圖爾奇諾夫心急火燎,派出軍隊鎮壓,結果東部民間武裝在俄軍支持下頑強阻擊,政府軍一再失利。

二次“顏色革命”後,他被推選為臨時總統,主政數月國家陷入分裂

在戰火紛飛的五月份,基輔終於召開了總統大選,但根本找不到東西方都認可的政治家,最後親西方派“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當上了總統。淪為西方“棄子”的圖爾奇諾夫,當年11月黯然卸任議長,在“國家安全與防禦委員會”當了個秘書長。2016年一天,他前往基輔裝甲工廠參觀時指示:“……我們一定得製造出不遜色於俄羅斯同行的現代優質武器裝備!”而此時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州實際已經獨立,受到俄羅斯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