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下的營銷,讓廣告成爲滿足用戶需求的工具

移動網民數量正在逐漸逼近總體網民規模——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其中手機網民數量已達7.88億。在移動營銷成為行業主流的今天,營銷者面對著移動屏幕這塊“方寸之地”,卻感受到了兩難的困窘:小小一塊屏幕,如何有效地平衡用戶體驗與品牌展現效果?近日,在2018國際數字化商業峰會上,搜狗公司商業市場部總經理馬豔玲分享了搜狗的解決之道。

AI赋能下的营销,让广告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AI赋能下的营销,让广告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AI賦能,更好地理解搜索意圖

當一個人開啟“搜索”這個動作時,他是在主動尋找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而關鍵詞就是他的鑰匙。解決問題的效率取決於搜索引擎對用戶意圖的理解程度,及背後的技術能力。

一個問句的背後,絕對不僅僅是關鍵詞的組合,而是用戶的搜索意圖——他想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在理想情況下,用戶想要的答案應該就出現在搜索引擎第一頁的優先位置。要想達到這一點,搜索引擎必須同時理解用戶搜索意圖和內容,並且對二者進行精準地匹配和排序。

AI赋能下的营销,让广告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以“10歲男孩聰明好動思維能力強送什麼生日禮物合適”為例,搜狗搜索可以通過語義理解其中的關鍵詞,比如“聰明”“10歲”“男孩”“好動”“思維能力”“生日”“禮物”等,同時基於用戶搜索場景,進行深度的用戶意圖識別,得出用戶查詢的真正需求——“購買玩具”。

“搜狗搜索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打通產品數據,通過多層級標籤體系,構建出了立體、全面準確的用戶畫像,能夠準確識別用戶在搜索過程中的真實商業意圖。”馬豔玲表示。

在理解用戶意圖之後,搜索引擎需要給出滿足用戶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即,如何高效推薦與用戶需求最匹配的答案。

搜狗搜索的商業大腦,可以對用戶的產品、文本、多媒體、子鏈和圖片等多種形態的內容進行深度學習計算,自動生成最合適的廣告物料推薦給用戶。馬豔玲表示,這種智能化匹配不僅能幫助用戶在搜索過程中獲取有效信息,也能幫助企業主在碎片化信息時代捕捉到目標用戶,實現企業品牌信息準確觸達。

目前,搜狗搜索以17.8%的移動搜索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二,每天有3億手機默認搜狗搜索%。龐大的用戶規模和領先的人工智能配技術,幫助企業提高營銷推廣效果。

AI赋能下的营销,让广告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輸入即需求,輸入法服務化的轉變

“網民處於碎片化的不同場景中”,馬豔玲指出,網民的日常生活已被大量App包圍,截至2018年5月,中國移動應用在架數量已經超過415萬。它們不斷地爭奪用戶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那麼,企業如何把控如此碎片化的媒介環境?

也許,無處不在的“輸入”行為正是串起碎片的那條線。

AI赋能下的营销,让广告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

目前,搜狗輸入法作為國內第一大中文輸入法,在移動端的日活躍用戶數高達3.8億,日均使用時長達60分鐘。可以說搜狗輸入法貫穿了用戶上網的大多數使用場景,“比如微信朋友圈、搜索、資訊、視頻、聊天和微博等,搜狗輸入法貫穿各場景,不僅能夠實現用戶需求的表達,而且能夠隨時滿足用戶的即時性需求”,馬豔玲表示。

比如,當用戶輸入品牌或產品信息時,搜狗輸入法就會智能分析用戶需求,智能推薦該名稱所指的商品或信息內容,省去切換App等繁瑣步驟,實現一鍵式分享或購買。

這種全場景伴隨、多元化輸入和智能化連接的方式,使搜狗輸入法能隨時隨地滿足用戶需求,改善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近年來,搜狗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高效對接用戶需求與企業營銷需求,創造了用戶體驗與企業營銷雙贏的健康營銷生態。在這種多元共生的生態中,廣告成為滿足用戶需求的工具和服務。這種轉變不僅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使用體驗,為企業提升了投放效率,也促進了整個營銷生態的健康和持續發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