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爲何要塑造出電影史上最邪惡的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要塑造出電影史上最邪惡的小丑?


2008年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艾倫·艾克哈特主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是根據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改編的。

“蝙蝠俠”從父母被害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經歷了一番成長之後的他,不再是桀驁不馴的孤單英雄。“蝙蝠俠”繼續滿世界奔波,與各種犯罪威脅進行無休無止的爭鬥。一位邪惡之極的狂人“小丑”,掀起了一輪席捲整個城市的新混亂。“蝙蝠俠”決定搬出最能派上用場的武器,執意與所有混亂的源頭“小丑”展開對決。

影片中,“蝙蝠俠”的形象很炫酷,很高大上。但是,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則更加深入人心。

《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要塑造出電影史上最邪惡的小丑?


他不為名不為利,蔑視人類社會的一切法則。他沒有目的、沒有計劃、也沒有什麼理由,他製造爆炸和屠殺,只為享受這個被他隨心所欲任意妄為的世界,只為釋放人性中最深的醜惡。

這樣的一位“小丑”,讓我們真正明白了什麼是絕對的惡。

德國大哲學家尼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與魔鬼搏鬥者要小心自己在搏鬥中也變成魔鬼。當閣下往深淵裡張望時,深淵也在注視著閣下。”

影片裡的“小丑”正如“魔鬼”一樣,絕對的邪惡,絕對的醜陋。他一直在注視著代表正義和光明的“蝙蝠俠”,無所不用其極地誘使“蝙蝠俠”變成魔鬼。通過這樣一個角色來撕開人類的偽善,對人性進行重新考量。

《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要塑造出電影史上最邪惡的小丑?


他不斷地逼迫“蝙蝠俠”進行兩難選擇:是自己去主動自首,還是讓他每天殺死一個無辜的市民?是救一船普通市民還是救一船犯人?是救哥譚市的光明騎士還是救自己心愛的人?

這實際上就是將我們通常所說的“善良”和“正義”置於兩難選擇,看看我們通常所歌頌讚揚的“善良”和“正義”,究竟有多純正,又有多純粹。

“蝙蝠俠”的使命是與各種犯罪威脅進行鬥爭,但“小丑”就是奔著對立面而來,無所不用其極地迫使從不殺人的“蝙蝠俠”手染鮮血,迫使“蝙蝠俠”動搖甚至質疑自己曾經的信仰。

影片中,“小丑”這個人物本身似乎沒有了自己的靈魂和信仰。但在希斯·萊傑的精彩演繹下,這個藝術形象被賦予了“靈魂”,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大象看戲】只看經典,只聊今生,一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