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十一長假2倍速刷完了《如懿傳》已經播出的部分,女主的性格真是讓人焦心。當年《甄嬛傳》播完放出消息要續拍《如懿傳》時,很多人都非常期待,尤其是在周迅確定出演如懿時,這種期待差不多到達了頂峰。但是隨著電視劇一直無法過審,一再延播,觀眾的期待也漸漸涼了下來。好不容易熬到今年暑假確定在網絡上開播,偏又撞上同題材同類型而主角線相反的《延禧攻略》,還好死不死的慢了人家好幾步開播。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開播後,大家更是失望。從花花綠綠的服飾,女主莫名其妙的長絲巾,到周迅扮演少女如懿略微有些令人出戏的聲音和臉,再到男主對上一眾演技出眾的女演員實在有些hold不住的演技,都被觀眾們吐槽了個遍。隨著劇情一點點展開,進行到第4集往後,前面的吐槽過的問題慢慢都開始恢復正常,這部劇的口碑終於開始有所回升。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其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近幾年的宮廷劇、古裝劇少有能和《如懿傳》相提並論的,尤其是宮鬥題材。一眾妃嬪都是數得上的演技派,即使宮女太監侍衛這樣出場不多的小配角演技也毫不遜色;服裝道具精緻華美,妃子的居處都恰到好處的符合人物設定的身份與喜好(比如高貴妃和玫嬪的琵琶、嘉嬪的伽倻琴等等);每一個人物都生動鮮活,後宮中這麼多的妃嬪和宮女沒有雷同重複的角色,各有各的脾氣性格,就像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人一樣,有相似無相同。另外,影片所取的景色和構圖也非常的美。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然而,劇情人物演技服化都挑不出什麼毛病的一部劇,看到七十多集,卻始終有一種胸口堵了一口氣吐不出來的感覺。我仔細思考了一下,原因就在女主的身上。我對周迅的顏值、聲音、演技都沒有任何質疑,可是如懿這個女主的人設實在一言難盡,現實中若有這樣的人,也是十分不討喜的,所以劇中的角色也讓人愛不起來。更何況劇中有奶兇的高可愛,心機的嘉嬪,直白的小琵琶精,知書達理的意歡作為對比。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首先,她和皇帝青梅竹馬感情深厚,但她對皇帝其他的妃子一點點難過或者醋意都沒有,即使是那個年代的人習慣了三妻四妾也接受了皇帝就是這樣,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其次,她入宮就是妃位,二人之下(皇后和高貴妃),平時謙讓有禮就算了,別人打到臉上了自己還佔著理又有人撐腰,還謙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最後,其實從冷宮出來之後她無數次明明白白地意識到弘曆早就不是以前的那個弘曆了,但她還是那個她,不知道變通也不能放過自己。這就像遇上渣男的閨蜜,她自己心裡一清二楚但就是不捨得放手,作為旁觀者真是又氣又急又無奈。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大概是這兩年各種媒體都在鼓吹女權,從電影、電視、書籍,到公眾號、新媒體,都在談論女性意識覺醒,而女性意識覺醒確實就在這幾年爆發了。所以,作為宮鬥劇主要觀眾群體的女性開始更偏愛女主角在職場上獨當一面、生活中獨立自由的劇集。像如懿這種為愛退讓隱忍,活得這麼憋屈,聖母一樣的女主已經不再是當代女性的菜了。而早一步開播的《延禧攻略》之所以如此火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看著爽。

《如懿傳》:最大的敗筆就是女主的性格

如果以小說做比喻的話,《如懿傳》大概就是一部你知道口碑不錯但就是不想去翻看的獲獎作品,因為它內容太成人太寫實了,每個人都有他的無奈與痛苦,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當然,也沒有人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延禧攻略》則更像是一本女主打怪升級的網絡爽文,你看著女主一路大開金手指,最終收穫名譽、地位、愛情、一切,走上人生巔峰。你知道那不可能,但就是很爽。可小說不是紀實文學,爽就夠了,還要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