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影射意義

賈雨村靠賈家的關係復職補授應天府知府,一上任就遇上薛蟠為爭買英蓮而打死小鄉宦之子馮淵的案件。賈雨村不知底細,立刻就要拿人判案。手下的門子葫蘆僧使眼色制止,並呈上一份“護官符”提醒他:金陵城這四大家族“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薛蟠就是“豐年好大雪”的薛家的公子,不可莽撞。“護官符”是指舊社會地方權貴的名單,新上任的地方官員必須保護他們的利益才能立住腳跟,從而保住自己的官職,如果得罪了這些權貴,不僅要丟官,恐怕連自己的腦袋也保不住。

《紅樓夢》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影射意義

(賈雨村與門子)

《紅樓夢》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興衰作為全書的中心線索,“護官符”表明了這種情節結構設計。作者通過門子之口說出“賈王薛史”四大家族“一損皆損,一榮皆榮”,靖藏本批語亦說:“四家皆為下半部伏根。”即指四大家族將來共同衰亡。據作家董志新著《毛澤東讀紅樓夢》一書記載:“毛澤東一反前人的看法,將典型反映封建社會階級對立關係的第四回視為全書的總綱。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同哲學工作者談道:《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我是把它當歷史讀的。開頭當故事讀,後來當歷史讀。什麼人都不注意《紅樓夢》的第四回,那是個總綱,還有《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好了歌》和注。”毛澤東以政治家的眼光和視野指出《紅樓夢》是一部政治小說。民國著名教育家、舊紅學索隱派代表人物蔡元培也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政治小說,他在《石頭記索隱》一書中說:“《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當時既慮觸文網,又欲別開生面,特於本事以上,加以數層障冪,使讀者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狀況......書中紅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漢也。寶玉在大觀園中所居曰“怡紅院”,即愛紅之義。所謂曹雪芹於悼紅軒中增刪本書,則吊明之義也,本書有《紅樓夢曲》以此。又曰《情僧錄》及《風月寶鑑》者,或就表面命名,或以情字影清字,又以古人有‘清風明月’語,以風月影明清,亦未可知也。”

《紅樓夢》採用了影射的寫作手法。影射是用一種事物暗示或說明另一種事物。影射一是起暗示、引導和提示的作用;二是借喻的作用。影射並非要求與所影射對象的特徵全部對應,只要取一個或幾個最突出的特徵、性質、事件等即可。影射是文學創作的常用手法,經常被作家們採用。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小說《孽海花》時說:“書中人物,幾無不有所影射。”《紅樓夢》不僅大量採用影射手法,而且同一事物或人物往往有多層影射。就“賈王薛史”四大家族來說,在書中共有三層影射,現分別論述如下。

一、“賈王薛史”的第一層影射

“賈”,可以諧音“假”,這種諧音法與作品的主旨立意一致。《廣雅》:“假,借也。”作者明寫“賈家”,實寫“國家”。也就是假借一個大家族興亡故事,影射了明朝的興亡,這就是“以家喻國”的寫作手法。“賈”也諧音“家”,賈家的第一層影射即為國家。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汪兆銘也看到了這一點,他在《紅樓夢新評》中說:“此書是中國之家庭小說。中國之家庭組織,蟠天際地,綿數千年,支配人心,為中國國家組織之標本。國家即是一大家庭,家庭即是一小國家。西國政治家有言,國家者家庭之放影也,家庭者國家之縮影也。此語真正不錯。此書描摹中國之家庭,窮形盡相,足與二十四史方駕,而其吐糟粕,涵精華,微言大義,孤懷識,則非尋常史家所及。此本書之特色也。”《紅樓夢》批書人也提示了本書“以家喻國”的寫作手法,在甄英蓮出場時有批語:“家國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運其數則略無差異。知運知數者,則必諒而後嘆也。”

“王”,王字的甲骨文為斧鉞之形,斧鉞為禮器,象徵王者之權威。王的本義指天子、君主。《釋名》:“王,天子也。”在殷周時代“王”是對帝王的稱呼,到了春秋時期,楚、吳、越等諸侯國國君也開始稱“王”,戰國時各諸侯國國君普遍稱“王”。從秦代開始,天子改稱“皇帝”,“王”便成了對貴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諸侯王。例如,韓信先被封為齊王,後改為楚王。另外,“王”又代表朝廷、王朝、首領、主宰、統治者等。在《紅樓夢》中,王夫人與王熙鳳兩人,基本主宰了整個賈府的管理。《紅樓夢》以家喻國,王氏對賈家的治理也就影射對國家的治理。在第十三回末,作者誇讚王熙鳳協理寧國府:“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另外,“王”諧音“亡”,《紅樓夢》書寫的是一部“白骨如山忘姓氏”的亡國史。

“薛”,本義指一種草本植物,即“賴蒿”,學名叫艾蒿。《紅樓夢》作者為什麼設計皇商家庭姓“薛”,因為在古代人們根據職業分出尊卑,商賈雖然劃分在上九流,卻是上九流中的最末位,形同雜草。“薛”諧音“雪”,護官符用“豐年好大雪”來指代薛家。在元明時期,漢族文人常用“風”指代北方少數民族和軍隊,例如虞集的《挽文丞相》:“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這裡的“北風”指代蒙古鐵騎。面對大好河山落入異族之手的現實,虞集不由得聯想到東晉初年過江之士,因北方淪為外族統治而痛心疾首之事,然而,他們仍保有半壁江山,不像如今整個華夏大地都被元人侵佔。清初明遺民思想家顏元在《存治編》中說:“宋人苟安日久,聞北風而戰慄,於是牆堵而進,與荊公為難,大哄極詬,指之曰奸、曰邪。”這裡的“北風”指代“金國人”。漢族文人們有時也用“雪”來指代侵略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元代張鳴善的《落梅風·詠雪》:“漫天墜,撲地飛,白佔許多田地。凍殺吳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張鳴善把元朝統治者比作“凍殺吳民”的雪。在《紅樓夢》中,作者用薛家影射清人。《紅樓夢曲·終身誤》說薛寶釵是“山中高士晶瑩雪”。癩頭和尚給英蓮命運的詩讖:“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寓意英蓮被薛家迫害。在《紅樓夢》中,“風”“雪”的意象符號指代清人。在“蘆雪廣聯句”中,王熙鳳起句就是“一夜北風緊”,李紈接句“開門雪尚飄”,隱喻清兵橫掃江南大地。清人來自冰天雪地的東北。而對於失去祖國家園的明遺民而言,清人的殘酷統治猶如不見天日的漫漫長冬。“薛”也諧音“血”。《紅樓夢》隱寫“白骨如山忘姓氏”的明清易代史實,清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惡政遭到漢族人民的強烈抵抗,清兵幾十次屠城造成幾千萬生靈塗炭,“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明清易代,清人對漢人欠下了血債,《紅樓夢》是對清人野蠻暴政的血淚控訴。

“史”,即歷史。在清朝統治者組織編纂的史書中沒有幾十次屠城等暴政的記載。《紅樓夢》作者以隱寫的方式記載了那段血腥歷史。為此,作者特意設計了史老太君和史湘雲這兩個代表“歷史符號”的人物,這兩個人物對事物的評價往往是最中肯,最客觀的。史湘雲作為作者賦予的“歷史”符號還有一個標誌,那就是金麒麟飾物。她本人有一個小金麒麟,寶玉又送給她一個大金麒麟。麒麟是漢族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在天地誕生之初,飛禽以鳳凰為首,走獸以麒麟為尊。麒麟又是神仙的座騎,只在天上有,人間若見必有奇蹟出現。在中國漢族傳統民俗中,因麒麟性慈、祥瑞,於是被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擋煞調風水,有祈求太平、豐年、送子、長壽、祈福、安佑等美好之意。麒麟還是皇帝圖章的造型。另外還作為一品黼黻的圖案。在明朝洪武年間就規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黼黻圖案,故稱一品麒麟。據傳說在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孔子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這就是“孔子獲麟絕筆”的典故。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賈王薛史”四大家族姓氏的諧音“家亡血史”,暗示了《紅樓夢》書寫的是一部亡國之恨、滅種之憂的民族血淚史。但這四大家族卻“相互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又是指代什麼呢?

二、“賈王薛史”的第二層影射

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有一項頗為後世熟知的政策:“四民分業,士農工商”。這一政策的要點是,把國民分成軍士、農民、工匠、商賈四個階層,按各自專業聚居在固定的地區。據《國語·齊語》記載,管仲規劃士鄉十五個,工商之鄉六個,每鄉有兩千戶,以此計算,全國有專業軍士三萬人,職業的工商臣民一萬兩千人(均以一戶一人計算)。此外,在野的農戶有四十五萬戶。《管子·小匡》曰:“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管仲認為,四民分業有四個好處:一是“相語以事,相示以巧”,同一行業的人聚居在一起,易於交流經驗,提高技藝;二是“相語以利,相示以時”、“相陳以知價”,對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有很大作用;三是營造專業氛圍,使民眾安於本業,不至於“見異物而遷焉”,從而造成職業的不穩定性;四是無形中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使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在父兄的薰陶下自然地掌握專業技能。《管子·小匡》曰:“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

《紅樓夢》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影射意義

(管仲)

士農工商,也是治理國家的四個方面,其中也有輕重緩急。遠古的中國人似乎並不輕商。早在殷商時期,人們非常樂於、善於經商及從事手工製造業。商亡周興之後,周朝的建國者們在反思商朝滅亡的教訓時認為,殷商之亡就是因為民眾熱衷工商而荒廢了農業,造成民心浮躁,國基不穩,因此轉而推行鄙視工商的重農政策。在周制中,工商業者的地位非常低賤,金文中“百工”常與處於奴隸地位的臣、妾並列。《易·遁卦》曰:“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逸周書·程典》曰:“士大夫不雜於工商。”《禮記·王制》曰:工商“出鄉不與士齒”。也就是說,士大夫必須遠離商人,絕對不能與工商業者混居在一起,工商業者離開居住地則不得與士大夫交談。《周禮·地官·司市》中還規定,貴族們不能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否則就會受到懲罰。

《紅樓夢》中的“賈王薛史”四大家族,也被作者賦予了“士農工商”這四根國之柱石的隱意。我們且以《護官符》來解析這種隱意。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賈家影射國家。以家喻國,書中每個人物都有明末歷史人物原型。賈府中的老爺太太公子小姐,原型均為皇公貴胄,丫鬟奴婢也大多影射文武百官。他們都是國家棟梁,代表“士農工商”中的“士”。“白玉為堂”,表意是白玉裝飾的殿堂,亦為宮殿的美稱。“玉堂”最早是漢宮殿名。《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建章宮……其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東觀漢記·孝衝皇帝紀》:“永嘉元年春正月,帝崩於玉堂前殿。”而“金作馬”則是指漢代宮門名“金馬門”,亦稱“金門”,這是學士待詔處,在當時是文人薈萃之處,曾有許多人待詔金馬門,後來也指翰林院。《史記·滑稽列傳》:“金馬門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歐陽修《會老堂致語》:“欲知盛集繼荀陳,請看當筵主與賓。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用“白玉為堂金作馬”比喻賈家,這本身就隱含著賈家是皇家的寓意。榮國府榮禧堂楹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這就是在皇宮百官早朝景象的書寫。故賈家的第二層影射是“士”。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馳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工程,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阿房宮1991年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最大的宮殿基址,屬於世界奇蹟。可想而知,阿房宮的建造工藝在秦時可謂登峰造極。書中描寫史老太君地位顯赫,而史湘雲卻家道中落,不得不經常辛苦做很多針線活貼補家用。這正是體現了明朝手工業由興盛到衰敗,直至艱難度日的苦楚。所以史家的第二層影射為“工”。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東海龍宮中的珍寶是極多的,但是為何偏偏沒有這“白玉床”呢?這裡的“白玉”是指稻米,是糧食,而“白玉床”,即是那生產稻米的萬畝良田。東海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糧食,缺少良田,也就是缺“農”,於是就要找金陵王家接濟。劉姥姥是狗兒的岳母,而狗兒、板兒、青兒,都是姓王的。昔年狗兒的祖上與王家連了宗,認作侄兒,所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找的就是王夫人,而實際接待她的也是王熙鳳,因此王家的第二層影射為“農”。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豐收之年是商人營銷交易的好時節,賺得盆滿缽滿,真正是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銀似鐵到處都是。書中薛家本就是皇商,故薛家的第二層影射為“商”。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士農工商”是國家的柱石,缺一不可,彼此之間有相互依存的連帶關係,正所謂“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紅樓夢》隱寫了明清易代的史實,所以“護官符”又有明末清初時代背景的特定指向,這就是“護官符”的第二層影射。

《紅樓夢》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影射意義

(1648年的南明)

三、“賈王薛史”的第三層影射

這第三層影射吸收了吳雪松(九峰真人)《“護官符”的內涵》一文的觀點,個別地方做了修改。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從政治文化角度來看,玉是漢族政權和文化的象徵,傳國玉璽代表最高權力,《紅樓夢》中賈寶玉佩戴的“通靈寶玉”就是影射傳國玉璽,並且有詩為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就是為爭奪最高統治權造成生靈塗炭的悲慘景象。前面已經解釋“玉堂”是漢宮殿,這也是漢族權力機關的象徵。而金指代後金,即清統治者。放眼明末清初時代背景來看,代表漢族政權的明朝與代表滿族政權的後金(清國)並立,明朝奢華腐敗,醉生夢死,後金厲兵秣馬,虎視眈眈。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這裡的“金陵”是指江南,或者說就是南明,“金陵一個史”就是指南明的這段歷史。清人1644年入關,而在江南的南明政權一直在抵抗清人的入侵,直到1662年朱由榔被吳三桂絞死,南明存在大約二十年時間。而在清人主持編纂的史書中,以1644年崇禎帝殉國作為明朝的終結,不但不承認南明的存在,而且妄圖掩蓋因剃髮易服造成幾十次屠城的暴行。阿房宮三百里,都被項羽付之一炬,南明二十年的歷史也被清朝統治者抹去了。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東海本為女真的一部,用以指代女真,即後來的後金、清廷。而金陵是明朝的開國都城,金陵王家即指代大明。這裡暗喻盤踞在遼東的清人資源匱乏,他們以各種手段向大明進行索取,暴露了其覬覦中原的野心。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雪”即是血,“豐年好大雪”寓意血流成河。珍珠指代漢人,金指代清人。這是慘烈的戰爭畫面,幾十次屠城,清人用削鐵如泥的利劍,將漢人的一顆顆人頭割下,鮮活的生命化為塵土。這究竟是瑞雪豐年,還是“白骨如山”的末世?

《紅樓夢》是一部政治小說,它以表面的“假語村言”為障冪,敷衍了一個大家族興亡的故事,同時用影射、隱寫的手法,讓讀者去挖掘背面那段慘不忍睹的明末清初的歷史。“賈王薛史”四大家族,既是代表國家柱石的“士農工商”,同時也巧妙地用歷史的視角演繹了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興起。這段歷史對於漢民族來說是“家亡血史”,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