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開掛」多合約漲停 意料之外的背後有何玄機?

節後,甲醇期貨表現最為亮眼,短短兩個交易日,MA1901漲逾200元/噸,漲幅超6%。昨日日內增倉超21萬手,加上情緒的配合,近遠月合約紛紛漲停。事實上,本週第一個交易日,午後盤面就曾出現了快速拉昇,協同整個化工品板塊出現強勢上行態勢。昨日更為顯眼,甲醇、燃料油漲停,而原油、PP、塑料、橡膠也相繼表現搶眼,整個化工品聯袂上漲。採訪中,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儘管甲醇期貨的強勢在意料之中,但漲速卻在意料之外。

對於昨日甲醇期貨市場再現多合約漲停現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尾盤增倉上行、成交放量,雖然資金的作用直接導致盤面出現漲停,但其背後原油帶動下品種之間的傳導作用不容忽視。

甲醇期貨集體漲停實則聯動效應

據瞭解,國慶期間,外盤正常開市,國際原油大幅上漲,一度突破年內高點創至少四年來新高。據記者瞭解,基於需求端的利潤修復效應,節後PP的上漲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甲醇價格。“外採甲醇制MTO的虧損收窄,且PP市場又呈現結構性產品的緊缺,現貨價格飆漲,期現價差拉大。短期在庫存可控的背景下,原油漲——石腦油漲——聚烯烴漲,價格的反饋機制較為良性,因而價格可以繼續向上驅動。”光大期貨研究所能化總監鍾美燕如是說。

除了品種之間的傳導作用之外,其產業內部的供需現狀也支撐其不斷走高。據記者瞭解,目前,甲醇市場的交易邏輯還是體現在供應收緊的層面。

“從國際市場來看,10月份外盤或將繼續延續偏緊格局,雖東南亞馬油10月上旬計劃重啟,但印尼KMI卻於10月下旬檢修,且印尼下游生物制柴油工廠仍積極採購10月份以及11月份貨源,部分從非伊朗的中東地區和中國發貨,故而馬油重啟對我國的影響作用部分將被抵消。”一德期貨分析師史開放表示,外盤託市效應將繼續存在,至於伊朗新增產能釋放10月份難對國內市場造成明顯作用,或推遲至四季度中下期,8、9月份進口情況也出現回落,導致國內沿海地區甲醇價格居高不下。

而從國內市場來看,支撐甲醇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在於供給端。主產區企業的輪流檢修使得區域的供給始終維持在相對偏緊狀況,並且主產區庫存今年也一直保持低位,區域內的供給量難以出現大幅放量增長,甚至國慶前部分生產廠家仍然存在預售情況。

“雖然在國慶長假期間因危化品物流受限和企業生產進度不變,部分廠家節日庫存出現增長,但在隨著期貨盤面快速拉昇,國內各地需求企業追漲心態,加之下游積極詢價,市場又開始推漲。並且沿海庫存的快速增長和回落,在9月合約退市之後未能對市場產生明顯作用,庫存端表現更為顯性化,現階段暫時難以成為左右甲醇行情的主要矛盾。”史開放表示。

事實上,從內地甲醇市場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市場價格的堅挺。據瞭解,節前西北以及山東部分廠家價格重心上移,西北至3000元/噸一線,山東至3300元/噸一線,受下游節前補庫的提振,節後,市場對內地價格表現尤為關注,但周度西北新價與上週持平,山東魯南地區仍有小幅上調,整體顯示內地現貨是偏強的。“只要內地的庫存沒有長時間的持續累積,現貨的挺價效應就會持續,短期現貨穩中有漲,而國內現貨市場信心看內地,內地價格是市場情緒的風向標。”鍾美燕表示。

從預期情況來看,利空因素如進口增加、產區和港口庫存增長等均未得到兌現。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節前甲醇港口庫存儘管經歷了累庫高峰,但累庫有所減速,且外盤階段性檢修影響到港預期,庫存累庫節奏趨緩,供給端增量暫時還不足以對市場產生主要作用。而利好因素,諸如焦化企業限產、天然氣限氣、裝置檢修轉產等因素依然存在,四季度供給端仍有利好可期。

上漲持續性是目前市場的重要疑點

此輪甲醇的上漲,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基本面因素與輸入性滯脹預期合力對市場形成的影響,是聯動的效應。但能達到漲停也是本身產業鏈的邏輯依然存在,即四季度的甲醇供應是容易出問題的。這個故事現在仍可以講,還沒法證偽。

“大宗目前的交易邏輯不在宏觀,而在產業的矛盾或者是政策,包括原油市場供應面的擔憂、環保限產等。政策端的不可預測性使得國內商品從供應的維度出現較大的擔憂,且大部分商品期現又處於貼水狀態,因而使得價格具備較大的向上彈性,因而較易點燃多頭的情緒。”鍾美燕表示。

而輸入性滯漲其實是目前市場較一致的預期。在鍾美燕看來,大宗包括原油在內的價格的上漲已經形成了高成本傳導的鏈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目前仍處在較為被動上漲的狀態。“CPI還會上行,且國內宏觀政策釋放的寬鬆的流動性也會令大類資產在配置時選擇商品為主,首先是原油為主線的石化鏈條,其次是農產品,再次是國內特有的產業鏈黑色系品種。”

從期價上看,MA1901合約已經突破9月的振盪區間上沿3408元/噸,目前準備第二次衝關,即3520元/噸關口。“價格一旦形成突破,將繼續一段突破行情,價格或能達到3800元/噸的高點。”鍾美燕稱。

同樣,史開放認為,雖然今年行情已較往年提前開啟,但是目前依舊處於上升期,且甲醇市場今年處於供需緊平衡的格局當中。在他看來,近3年以來甲醇的底部不斷抬升,目前漲勢持續,待行情突破3400整數關口理性整理之後有進一步上行可能。

而中銀國際期的貨鄧世恆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來,甲醇有效突破的概率不大,當前甲醇當前價格處於歷史高位,但從基本面來看,並無持續性利好因素凸顯,當前高價提升工廠開工積極性,下游投機需求風險上升,供需面的強弱轉換將抑制當前價格的高度。”

鄧世恆表示,甲醇期貨價格經過兩個月的高位振盪,多空焦灼,對雙方心態均有消耗,但高位盤整對多方更加不利,預計本次突破站穩3400關口的概率不高,期價短暫突破後回調需求加大,且短期利多給予了空頭更好的入場點位。

“從供應面來看,據金聯創數據統計,當前國內開工率高達71%,雖然zpc二號裝置短停一週,但對國內進口量影響十分有限,且四季度國際裝置檢修計劃不多,因此當前國內供應面整體寬鬆,而需求面,雖有部分下游價格高位對原料甲醇形成提振,但多受自身供應偏緊推動,甲醇的消耗並未明顯增加。”鄧世恆表示,四季度的行情並非一空到底,11月份在供暖季來臨之後,限氣題材仍有望在甲醇期價回調之後推動新一輪的漲勢。

值得一體的是,不僅僅是甲醇,其他能化品目前均有開啟新一輪漲勢跡象,但是其持續性也是目前市場的重要疑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本輪漲勢已維持較長時間,上方空間被不斷壓縮,需對高位品種保持謹慎,中線來看則重點關注各品種的庫存變化,長線操作需靈活把握,結合品種之間的套利機會進行操作,儘量避免單邊交易。

“能化以原油為錨,短期價格仍呈現上行走勢,但也需要注意風險。”鍾美燕表示,風險點是中美關係的僵化,全球金融性系統風險引發需求滑坡,這大概會在四季度後期至明年一季度時得以體現。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