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從A股走勢到國運,從認知升級到財務自由,或許我們想的過多,也就焦慮過多;美元壓力持續,新興市場的麻煩才剛剛開始;標普板塊引發科技板塊分裂,龍頭ETF遭遇投資者價值重估。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先說說咱A股,來一點雞湯,週一A股開盤,如期下跌,跌的也很慘,當然,也有人說不是“降準”嗎?怎麼會跌這麼慘。這裡其實就涉及一個問題,經濟規律和政策,哪個作用大,在我看來結論很明顯,當然是經濟規律,政策也是要通過經濟規律起作用的。

比如十一假期,儘管收尾的時候有了降準,但是我們都知道十一假期期間發生了什麼,一些涉及中國在內的國際因素髮酵,美股帶著全球股市進入強烈震盪,美元再次強勢升值,而假期不休的香港股市已經連跌,在這樣的情況下,A股開盤補跌是必然的,一個其實也沒啥特別的標準的降準動作很難對這樣的經濟規律產生反作用力,又不是放水四萬億,哪裡來這麼大威力。請注意,很多時候,經濟規律哪怕會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此前有人調侃什麼經濟學家看到中國經濟傻了,看到加密幣狂漲傻了,最後卻發現該來的還是會來。

當然,作為經濟規律,在一些諸如“供求關係”的基本規律之上,也會有新的研究產生,特別基於一些新的數據和案例,比如最近達里奧那本新書就試圖在債務危機的研究上總結一些規律和框架性的東西。最近有篇刷屏的文章《假如帝國黃昏降臨》,同時又有人覺得這一年多自媒體特別提及中國經濟的“宏大敘事”過多,膚淺,充滿陷阱。我的觀點還是此前多次強調的,無論看經濟學大拿、金融界大佬,還是自媒體的文章,“邏輯重於結論”,因為這些文字的結論往往不重要,哪怕基於詳實數據研究,研究方法也有作者自己的經驗或者主觀的東西,而作為讀者,更重要的是瞭解其中作者闡釋的邏輯,結合你的知識積累得出自己的結論。

或許受這兩年所謂“認知升級”的鼓譟,我們有時候太執著於去從宏大的角度“升級”,自媒體也投其所好提供這樣的內容,動不動就從人類歷史,未來發展入手。但是,我個人認為,不要試圖升級到能一眼看穿歷史趨勢,這隻會加重你的焦慮,總擔心自己不在時代發展的軌道上,會落伍,會在四十歲失業,會被人工智能啥的鬼幹掉。緊張感需要有,緊迫感有好處,危機感有助成長,但是轉化成焦慮就沒必要了,很多時候對外界當下變化敏感並及時作出中期判斷和反應更加重要,甚至一些出於經驗的“模板”式的從工作到人生、理財式的按部就班的佈置更有價值,這就是為啥我投資上經常介紹些很沒宏大敘事感覺的指數基金、ETF和定投啥的,想幾十年國運幹啥,把自己KPI先搞好,跟孩子痛快踢踢足球就是成就。

最近連嶽先生有篇文章《不談財務自由,才是多數人該有的財務常識》,還是有些道理的,財務自由是一個目標,但是不應該是一種壓力和人生唯一的KPI,更不應該成為一場競賽,急於“財務自由”常常成為很多人事業上的焦慮來源,甚至產生巨大的負面結果。其實,何必這麼焦慮,正如連嶽先生本文所說:

“目標小一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份穩定的現金流,保持身體健康,讓老婆有房子住,把孩子教育好,該有的享受保持在中上水平,這些事情,努努力,都可以做到,手頭緊的時候會有,財務並不自由,但你是幸福的”。

是的,炒股會碰到暴跌,但是你如果本身是有計劃的理財,而非指望這方面快速暴富,相信是能夠淡定對待的。基金哥也窮,也時不時焦慮,但是依然相信努力的價值,以及沉澱的作用,或許,而且大概率我這輩子都無法真的財務自由,但是依然可以從生活中去體會其中的幸福感啊。

下面回到市場,儘管美債收益率高企引發最近的美國股市也有波折,但是畢竟這也是人家經濟基本面強勢的體現,還帶著美元飛。這種背景下,其實還是新興市場壓力最大,強勢美元之下新興市場走好的時候不多,何況此前新興市場在銀根寬鬆的時候發了這麼多美元計價的債,這下還債成本更高。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在諸如阿根廷、土耳其倒下之後,又一個新興市場國家成為下一個令投資者擔憂的因素,那就是巴基斯坦。最新的消息是,巴基斯坦已經開啟了與IMF的對話,這個時候跟IMF對話的經濟體能有好事兒嗎?當然是匯率撐不住了,美元儲備告急了。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匯率上,巴基斯坦盧比在2017年都比較穩當,但是從2017年底開始一路貶值。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從巴基斯坦官方數據來看,外匯儲備在8月份較之於去年年底已經減少了18.8%,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降幅。所以,雖然還沒到崩潰的地步,但是巴基斯坦也要跟IMF先預預熱,探探風啊。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今年以來,美元計價的明晟新興市場指數也是一路向下,而這個趨勢恐怕尚未到底。事實上,對於新興市場單個經濟體從承受經濟壓力到爆發危機有個時間差,而近期更多國家正在承受這樣的壓力,而且似乎達到臨界狀態,比如巴基斯坦,比如印度尼西亞,而一旦它們爆發危機,將會引發對新興市場的預期的進一步的負反饋,更多拋售也可能再來。此前我有過一篇《全球投資談:有數有真相,過去24年抄底新興市場是賠是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再感受下數字總結的規律,切勿盲目抄底。

而在市場波動中,承壓的不光是個別市場,也包括基金行業。在本輪美股大牛市,最大贏家無疑是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和ETF,對沖基金最為尷尬。本來,對沖基金業還有人爭辯,在市場波動,甚至暴跌的時候,可以更靈活處理,甚至空倉的主動選股基金將更有優勢,2018年的市場算是波動不小的了,結果如何呢?

據HFR統計,股票型對沖基金截止九月底的平均收益為1.9%,而同期的標普500指數的完全收益是10.6%,對沖基金整體還是不夠給力啊。而最近不到一週時間,更是有三隻規模不小的對沖基金宣佈關閉。最新的一隻退場基金是Tourbillon,2016年的時候其規模高達40億美元,此後就不咋樣了,今年年初規模已經只有20億美元,前三個季度這隻對沖基金的業績也是非常糟糕,虧損了3.2%,更驚人的是,這隻基金竟然在去年的大好行情下也虧了13.8%。但是,對沖基金行業倒是一直生生不息,今年上半年,共有270只對衝基金關閉,但是同期又有306只對衝基金開張。儘管基金哥是被動投資鼓吹者,但是也尊重在主動選股領域搏擊的基金經理們,畢竟,從個人投資者賺錢角度選擇指數更穩,其實大部分人也買不起對沖基金,但是金融行業要少了這些力求超越市場的對沖基金,也少了更激動人心的活力啊,高淨值投資者更是少了一種至少可供配置的充滿更多可能性的選擇啊。

而在三季度結束之後,通常各大ETF進入了一個倉位調整的過程,通常都是根據各自標準調整下成分股或者做做動態再平衡。但是今年,情況有所不同,我們知道行業標準作出重大變動,科技板塊發生裂變,隨著新的“通訊服務板塊”的問世,Facebook、Google、Twitter將告別標普500指數的科技板塊,進入通訊服務板塊。所以,這段時間你要是發現這三隻股票的股價和交易量發生波動,除了市場本身的大勢,也跟基金調倉有關係,畢竟特別Facebook和Google影響的基金可不少。

比如道富的科技板塊ETF規模就達228億美元,先鋒的信息科技板塊ETF也有226億美元,而伴隨兩隻重要的成分股Facebook和Google

的離去,這些基金的投資者也對其投資價值產生重估,據統計,自從9月24日標普500指數正式開始調整板塊後,這兩隻基金淨流出的資金共計43億美元,幾乎佔了其原有規模的10%。而與此同時,新的通訊服務板塊基金正在吸引資金,上一期內容介紹過,Facebook和Google兩家公司就佔了這個板塊40%的倉位,所以心儀這兩家公司的投資者完全可以直接投資這隻ETF,還能得到些其它類型股票的風險分散,這類策略過去也介紹過《全球投資談:巧用基金買個股;說史:九年前一決定鑄就貝萊德輝煌》。

最後,一張圖從債券收益率和股票分紅率的角度感受下債券收益率提升對股市的壓力。


全球投資談:分裂!FB攜手谷歌出走,科技板塊基金遭遇拋售!

圖中藍線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淺藍線是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灰色的是標普500指數的分紅率。我們可以看到當國債收益率不斷提升的時候,美國標普500指數整體的分紅率變化不大,這也是一種“利差”,儘管美國國債也會有拋售,但是它畢竟是國債,比股票穩吧?所以當投資者開始擔心股市接下來長期收益水平,以及波動性的時候,就會關注到偏固收層面的債息和股息層面。顯然,如果持有風險更低的國債,獲得的債息可以比股票高很多,那麼特別對於一些風險偏好較低的機構,拋股買債就是更加合理的選擇了。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投資者拋了股票,一定買國債,也可能空倉等機會,但是美元升值背景下的美元資產受捧過程中,鑑於又到了股票、房產大類資產上漲到了投資者總是擔心拐點到來的階段,美債得到進一步配置就是合理的邏輯了。此前一直看我每週ETF資金流向的朋友也應該有印象,1月底開啟的一波市場暴跌後,美國市場的固收類ETF持續有資金流入,一度強勢奪去了股票類ETF的風頭,直到3季度美股漲勢再起,美股類ETF才再現雄風。如今,有些熟悉的場景再起,而美債收益率和美元匯率都漲的更猛,接下來固收類ETF會有新的資金注入嗎?讓我們繼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