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海內南經

海內東南陬以西者。

海內由東南角向西的國家地區、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甌居海中。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

甌在海中。閩在海中,它的西北方有座山。另一種說法認為閩地的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閩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閩的西北方。另一種說法認為三天子鄣山在海中。

桂林八樹在番隅東。

桂林的八棵樹很大而形成樹林,處在番隅的東面。

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qu,二聲)國皆在鬱水南。鬱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慮。

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都在鬱水的南岸。鬱水發源於湘陵南山。另一種說法認為伯慮國叫做柏慮國。

梟陽國在北朐之西。其為人人面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手操管。

梟陽國在北朐國的西面。那裡的人是人的面孔而長長的嘴唇,黑黑的身子有長毛,腳跟在前而腳尖在後,一看見人就張口大笑;左手握著一根竹筒。

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

兕在帝舜葬地的東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狀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長著一隻角。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

蒼梧山,帝舜葬在這座山的南面,帝丹朱葬在這座山的北面。

泛林方三百里,在東。

氾林方圓三百里,在猩猩生活之地的東面。

兕兕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猩猩能知道人的姓名,這種野獸的形狀像一般的豬卻長著人的面孔,生活在帝舜葬地的西面。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狀如牛而黑。

猩猩的西北面有犀牛,它的形狀像一般的牛而全身是黑色。

夏後啟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夏朝國王啟的臣子叫孟塗,是主管巴地訴訟的神。巴地的人到孟塗那裡去告狀,而告狀人中有誰的衣服沾上血跡的就被孟塗拘禁起來。這樣就不出現冤枉而有好生之德。孟塗住在一座山上,這座山在丹山的西面。 丹山在丹陽的南面,而丹陽是巴的屬地。

窫(ya,四聲)窳(yu,四聲)龍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窫窳長著龍一樣的頭,住在弱水中,處在能知道人姓名的猩猩的西面,它的形狀像貙,長著龍頭,能吃人的。

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窳西弱水上。

有一種樹木,形狀像牛,一拉就剝落下樹皮,樣子像冠帽上纓帶、黃色蛇皮。它的葉子像羅網,果實像欒樹結的果實,樹幹像刺榆,名稱是建木。這種建木生長在窫窳所在地之西的弱水邊上。

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

氐人國在建木所在地的西面,那裡的人都長著人的面孔卻是魚的身子,沒有腳。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後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頭,有才能德品的人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類的病。 這種巴蛇的顏色是青色、黃色、紅色、黑色混合間雜的。另一種說法認為巴蛇是黑色身子青色腦袋,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

旄馬,其狀如馬,四節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旄馬,形狀像普通的馬,但四條腿的關節上都有長毛。

匈奴、開題之國。列人之國並在西北。

旄馬在巴蛇所在地的西北面,一座高山的南面。匈奴國、開題國、列人國都在西北方。

傳說

伯慮國的人不敢睡覺,害怕一睡不醒,送了性命,因此終日昏昏沉沉。而那些堅持數年不睡覺的人,往往會因精神疲憊而一覺睡去,任憑他人百般呼喚也無法醒來。親友見狀以為就此死去,於是痛哭流涕,悲傷不已。數月之後,沉睡的人醒過來,親友以為他們死裡逃生,紛紛趕來慶賀。伯慮愁眠正源於此。

丹朱

傳說,堯娶散宜氏女,生丹朱。丹朱受封于丹水。當堯之時,部落之間的戰爭仍不斷,且很激烈。堯時曾對南方的三苗進行討伐。堯本在北方,但堯的兒子丹朱封于丹水,到了南方的漢水流域去了。所以有堯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傳說。一說丹朱是堯之嗣子,堯說他“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讓位於舜。這是後人推崇堯舜禪讓說之思想的反映。丹朱是否果真不肖已無可考證。

《山海經》一書記載古代首領有帝號的不多,而丹朱卻有了帝號,稱作帝丹朱。

鄭玄說:“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說明丹朱在漢代人眼裡是古代很有德望、聲名很顯赫的人。但《竹書紀年》記載:“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不與父相見”。可見堯不傳子而讓位於舜似並非堯之本意,而是迫於舜的威力。或說是舜排斥了堯子丹朱而篡奪了堯位,說明堯並非不想傳子,堯子也不一定不肖。這說明當堯之時,位傳子還是傳賢,家天下還是公天下,正處於激烈鬥爭當中。

三十卷:海內南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