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崇陽縣桂花泉鎮是崇陽的“北大門”口子鎮,東連天城,南接石城,西和北面與赤壁接壤。崇趙公路、石黃公路縱橫貫穿全境,鎮所在地處“兩路”交匯中心,距縣城及107國道、京廣鐵路均僅20千米,交通便利。1987年9月,在全縣撤區並鄉中,桂花泉鎮由原桂花泉鄉和原三山鄉合併而成立。版土面積137.1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117 588畝;耕地面積10 910畝,其中水田7 350畝,旱地3 560畝。全鎮轄8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447人,其中農業人口10616人。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桂花泉鎮革命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承精神。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桂花泉就已成為崇陽革命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此後,在桂花泉鎮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中共黨組織和革命武裝不斷髮展壯大,革命活動更加活躍。在三山,武裝鬥爭風起雲湧;在仙坪,建立了紅軍戰地醫院;在桂花,革命武裝取得了小沙坪、雙港伏擊戰勝利和茅灣大捷。抗日戰爭中,桂花泉人民積極投身抗戰。許多仁人志士冒著生命危險,掩護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不少滿懷愛國熱情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協助打擊日寇,其中方山廟的和尚“鄧法師”積極支持抗日軍民的愛國事蹟廣為流傳,令人敬仰。中共黨組織及其抗日武裝紿終活躍在抗日戰場,成為打擊日寇的中堅力量。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在革命戰爭的崢嶸歲月裡,桂花泉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僅列入在《崇陽縣誌》的革命烈士表中的桂花泉籍先烈就有110人。其革命事蹟成為激勵桂花泉人民不斷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別是改革開放和黨的“十九大”以來,桂花泉的變化更是日新月異。從下列幾個方面和一組組相關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嬗變。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農業產業形成特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桂花泉鎮農業產業形成特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桂花泉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創新觀念,牢牢抓住實現區域小鎮向經濟大鎮跨越這根主線,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走農業產業化之路,2017年全鎮農村經濟收入13264萬元,較1978年增長53%。其中農業收入8713萬元,工業收入924萬元。農業區域基本形成特色,在鞏固傳統農業產業的同時,突破性開發“兩竹”、“兩果”、養殖等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建成東源村食用菌基地、桂花村長富雷竹基地、三山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官莊村黃瓤西瓜基地、雙港肉牛養殖基地、仙坪龍蝦養殖基地、龍飛村冷水魚養殖基地、橫山村香榧基地等。突出綠色崛起,引進企業精準滅荒1萬畝,完成植樹造林12600畝,綠化鄉村道路16公里,發展林下經濟,農業佈局進一步優化。發展“一村一品”,把現代特色農業與精準扶貧、農民增產增收相結合,三山村“最美油菜基地”通過秋冬農業開發驗收。官莊村種植黃瓤西瓜300多畝,產值超過400萬元,每戶平均可增收1.5萬元。東源村香菇基地佔地面積30餘畝,產值高達15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可增收5萬元。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工業產業加速轉型。改革開放初期,主要企業有:人造工業產業加速轉型。改革開放初期,主要企業有:人造板廠,生產的竹膠板,年產值達450萬元;雙鳳竹木製品廠,生產的木膠板、竹木製品,年產值達400萬元;還有個體加工業10餘家,主要從事竹木加工。2005年崇陽漢海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和桂花泉政府洽談在小源設廠,投資1 000萬元生產釩產品。桂花泉鎮精灰廠,主要生產精灰和建築石料,年產值200萬元。2005年由胡炎良個人投資1 000萬元建立的年生產石材400萬平方米,產值1.2億元。近年來,一批工業企業的崛起和成長,促進了桂花泉鎮從傳統農業產業向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邁進,鎮域經濟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人民生活有了質的提高。工業生產以礦產和加工工業為主,依託資源招商引資,加速產業轉型,打造鈣石產業園。樹立“立足鈣業、延伸鈣業、走出鈣業”的轉型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本地優質礦產資源優勢,引進一家鈣石深加工企業,2018年7月10日崇陽縣桂花泉鎮猴堂採石有限公司與縣人民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合同10億元,建設週期3年,鞏固以鈣石深加工為主的園區建設,引導整合後的規模企業產品轉型換代和多元化發展,預計到“十三五”期末,完成基礎設施投入,實現年工業產值15億元以上,年稅收1億元以上,安排就業300人,帶動官莊、桂花、三山等多個村就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繁榮周邊商貿市場,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成為帶動鎮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桂花泉解放初沒有中學和完全小學。1965年三山鄉在洪家灣,桂花泉鄉在東山鋪各設1所完全小學。1966年,三山鄉洪家灣設立初中,1969年,桂花泉鄉在東山鋪設立初中。1989年9月,三山初中與桂花泉初中合併。2009年8月桂花鎮中學與縣城中學合併。2010年多方籌集農村義務教育危房改造資金,改善了中學、中心小學、官莊小學等學校的辦學條件。如今,桂花泉鎮有完全小學1所,教學點4個,教職工33人,在校學生309人。鎮有衛生院1所、農村衛生室8個,醫務人員33人,可進行一般性常規手術治療。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全力實施“五個一批”幫扶措施、用足各項扶貧政策,確保覆蓋所有貧困戶和貧困村。為150戶易地搬遷戶、27戶同步搬遷戶解決了住房,拆舊復墾已拆遷91戶,完成率100%。為775戶產業扶貧戶發放資金228萬元。為263戶發放了1306.6萬元的小額扶貧貸款,增收78萬元。為642名貧困戶子女申報享受了“兩免一補”政策。培訓職業技能226人次。今年為791名貧困人口減免了醫保金14.238萬元。已投資220萬元,啟動菜園子、公共房、禮堂建設等工程項目規劃設計。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公路通村工程建設中,先後改造和修築三山公路從三山村劉家門至桂花村黃土塝和桂花村至龍飛村、東源村至雙港村、雙港村至羊樓洞、上源至沉石、仙坪至青峰等多條公路,全鎮實現公路村村通。總里程86公里,路面硬化31公里,路橋12座。開通了橫山、三山、東源、官莊、桂花、雙港等村光纖電視線路,建成了覆蓋少數邊遠村落的無線通信基站,實現了村村通電話,有線電視,無線網絡,移動電話覆蓋全鎮絕大多數農戶,寬帶網進入尋常百姓家。實現戶戶通電。全鎮共架設輸電線路12 000米,實施了大規模農網改造,爭取水改項目資金,解決了三山、仙坪、雙港、桂花、橫山等村村民安全衛生飲水問題。今年,藉助鈣石產業園整合契機,邀請交通局技術人員前來勘測,投入500萬元對黃三公路進行改造;目前黃石公路建設穩步推進,桂花段路基建設已完成8公里,預計今年11月底完工;三山至仙坪8公里旅遊公路路基已平整,正在緊張施工中。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大,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鄉村道路越來越寬,越來越通暢,農民的信息越來越靈,群眾的飲水越來越衛生,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1978年前,鎮政府駐地黃土塝,街集鎮建設日新月異。1978年前,鎮政府駐地黃土塝,街道呈丁字型,狹窄短小,集鎮面積只有0.12平方千米,居民100餘戶、500餘人。2005年,集鎮面積擴大到0.38千米,街面全部硬化。街道兩邊設有排水溝,路燈,栽有行道樹,並全部綠化。居民400餘戶,1 800多人。2018年,集鎮面積擴大到0.38千米,街面全部硬化。街道兩邊設有排水溝,路燈,栽有行道樹,並全部綠化。居民400餘戶,1800多人。在集鎮先後建有學校、醫院、財政、林檢、郵電、信合、林業等部門,開有超市、批發部綜合商店、美容美髮店、餐館等,建有一個農貿市場。集鎮日益繁榮,社會和諧穩定。多年來,全鎮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無群體上訪事件、無重大惡性案件。信訪民調組織網絡健全,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2015年投入資金560餘萬元,建成了政務服務中心,已進駐11家單位,能在本鎮辦理業務和行政審批事項,暢通了群眾辦事渠道。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創新“1+8+N”服務模式,以鎮政務服務中心為圓心,以8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基點,以N個便民服務點為支撐點,建立健全便民服務體系,暢通群眾瞭解公共信息的渠道,確保政府工作公開透明。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充分發揮崇陽“北大門口子鎮”區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充分發揮崇陽“北大門口子鎮”區位優勢,打造森林文化走廊,規劃特色旅遊路線,實現陸水湖溼地公園、桂花森林公園、趙李橋萬畝茶園相映,玄素洞、仙人洞和羊樓洞相連,赤通線、崇趙線和107國道相通。引進湖北鑫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在桂花投資2.5億元,投資建設以三山村為核心,輻射仙坪、橫山連片帶點的鄉村旅遊項目,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中。充分利用桂花優勢竹木資源,投資2億元建設竹文化博覽園,目前已建成2.6公里觀光旅遊公路,2處百竹園、新挖2個垂釣魚池,逐步打造桂花雷竹休閒觀光園。積極實施廁所革命,建設農村環保設施,新建汙水處理廠1座,垃圾中轉站1座,農村公廁9座,完成農戶無害化廁所67座,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整治覆蓋面佔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全域覆蓋,提升鄉村環境新生態。

改革開放40年,喜看今朝桂花泉

改革開放和黨的“十九大”以來,桂花泉鎮經濟社會雖有巨大發展與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程度提高,但生產力水平仍較低,仍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域。中共桂花泉鎮黨委和鎮人民政府清醒地認識存在的不足和麵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將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勵精圖治,意氣風發地帶領全鎮人民加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工業基礎,紮好農業根基,努力實現農業產業化和新型工業化,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旅遊開發,積極向外推介桂花泉,讓桂花泉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桂花泉的人民更為幸福!(蘭水月、沈一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