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約最愛用來揍人的大棒——巡航飛彈

在當前緊張的敘利亞衝突中,北約部隊動不動用巡航導彈揍敘利亞政府軍。 比如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國就以“打擊化學武器”的藉口,向敘利亞境內的三處目標發射了100餘枚巡航導彈。據聯軍宣稱,全部導彈都命中目標,而敘利亞則宣佈擊落了其中三分之二的導彈。

解密北約最愛用來揍人的大棒——巡航導彈

所謂巡航導彈,又稱為“飛航式導彈”,主要是指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

通常所說的導彈,相對於炮彈、炸彈等類似的武器,有兩大特色,其一是自身具備動力裝置,能夠實現空中推進(簡單說就是能飛),其二是具備制導系統,能夠控制飛行的路線,導向敵人。這是一種精確制導武器。

導彈整體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彈道導彈,一類是巡航導彈。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飛行路線。彈道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起飛後,起飛爬升到一定位置(高度和遠度),然後火箭發動機關機,導彈按照慣性和自身系統的微調,沿著較為固定的彈道俯衝、攻擊、爆炸。

而巡航導彈一般在發射後,先是起飛爬升,到達一定位置後,還有一段“巡航”的階段。在巡航狀態下,導彈依靠主發動機的推力來平衡阻力,依靠導彈翼產生的升力來平衡重力。就是說,這一段時間巡航導彈基本速度恆定,高度穩定,平平地在大氣中飛行,稱為“巡航飛行”。直到接近目標後,巡航導彈才進入俯衝攻擊模式。

一般從陸地、水面或水下發射的巡航導彈,先由助推器推動導彈起飛,到達一定高度後,助推器脫落,巡航發動機啟動,開始進行巡航飛行。而從戰機上發射的巡航導彈,則是投放後下滑一定時間,發動機啟動,開始巡航飛行。

彈道導彈的飛行軌道基本上從發射時就已經確定,而巡航導彈則多了一段勻速、等高的“巡航飛行”階段。這個階段中巡航導彈的軌跡是可以根據制導信息加以調整的。一般來說,遠程巡航導彈採用慣性—地形匹配製導系統,就是根據導彈發射的目標及途經區域的地形,在發射先制定一條飛行路線,然後巡航飛行途中,根據導彈探測到的附近地形與原本存儲的地形信息的偏差,調整導彈的飛行軌跡,確保正確命中目標。更先進的,則是使用衛星導航系統,通過不斷接受衛星發來的定位信號,以此來確定方位,調整路線。

相對於炮彈、炸彈等其他重型火力,巡航導彈具有顯著的優勢。

首先,巡航導彈的射程遠。炮彈只有在炮膛中才能獲得推力,一旦出膛,就只有減速過程。即使初速度超過音速,也很快會在大氣摩擦中降速。因此炮彈射程一般最多幾十公里。炸彈射程更近,必須由戰機飛臨目標上空投擲,即使具備滑翔功能的智能炸彈,也不過幾公里的攻擊範圍。而巡航導彈因為自身具備發動機,能在飛行過程中推進,故而射程可達數百公里、上千公里乃至幾千公里。

其次,巡航導彈的攻擊精準,威力大。由於有指導系統,巡航導彈引導路徑和命中目標的能力相當強。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的巡航導彈,命中誤差不大於60米,甚至可以控制在10- 30米左右,即一座中小型建築的尺度。這種遠距離“定點打擊”的能力,是遠程炮彈難以媲美的。至於炸彈,雖然戰機俯衝空投也能獲得較高的命中率,但那樣風險也太大了。

相對於導彈家族的兄弟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也有自身的優勢。巡航導彈適應性廣。從彈頭來說,巡航導彈可以攜帶常規彈頭,摧毀堅固目標,也可以攜帶子母彈,殺傷和摧毀面狀目標,甚至還能攜帶核彈頭,發動核攻擊。從發射源上,巡航導彈便於各種平臺攜載,如水面艦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均可以垂直髮射裝置來發射巡航導彈,轟炸機可以從空中發射巡航導彈,地面則可由導彈發射車射擊。這使得巡航導彈可能從多個平臺發動進攻,令敵人防不勝防。

此外,彈道導彈發射後依靠慣性飛行攻擊目標,有很長的一段居高臨下的俯衝,因此必須先要達到一定高度。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被敵方雷達和紅外等偵查設備捕獲。同時,由於其飛行軌跡較固定和明顯,敵方的防衛武器只要算準彈道,便很可能沿著彈道軌跡進行攔截。長長的彈道俯衝距離,也使彈道導彈更容易偏離目標。相反,巡航導彈發射後有很長的一段巡航時期,到達目標上空才開始俯衝,因此其飛行高度可以低到幾十米,海面飛行甚至只有幾米高度,躲進雷達盲區,極難被遠程雷達發現。又由於其巡航時還能隨地形起伏而不斷改變飛行高度,進一步增加了隱蔽性。

由於這些特色,使得巡航導彈成為遠距離突防的利器。

當然,巡航導彈也有弱點,這個弱點也在其巡航階段上。巡航階段,導彈依靠自帶計算機系統內獲取的地形地貌數據信息進行導航,如果這個信息本身產生偏差或者遭受干擾,那麼導彈的攻擊就會受到影響。此外,巡航階段,導彈基本上是在一個很低的高度上水平飛行,而且速度較慢(一般巡航導彈只有音速或亞音速,而彈道導彈可超過音速數倍乃至數十倍),雖然使得其不容易被發現,但一旦發現後,也更容易遭到敵方地面火力的攔截,甚至有時機槍都能擊落巡航導彈。

解密北約最愛用來揍人的大棒——巡航導彈

最後,讓我們認識一下4月裡對敘利亞進行手術的巡航導彈吧。

首先當然是戰斧巡航導彈,在本輪攻擊中約發射了60多枚,佔一半以上。戰斧正式編號為BGM-109巡航導彈,是美國現役最主要的巡航導彈和遠程打擊力量之一。其在1970年由通用動力公司推出,1972年開始研製,1983年裝備部隊,具有陸地、空中、海上、潛射等多種型號,且經過多次實戰後改進,目前依然是威力巨大的一款利器。戰斧長5.56米,直徑0.527米,重1.2噸,射程1500-2500公里,巡航速度0.72倍音速,彈頭命中精度小於10米,後來更提升到1米。

本次法軍發射的MDCN(海軍巡航導彈),被稱為“歐陸版戰斧巡航導彈”,是歐盟為減少對美國依賴研發的戰斧替代品。該項目於20世紀末啟動,2006年底正式研製合同,2014年正式開始入列。MDCN長6.5米,直徑0.5米,全重1.4噸,採用精確性很高的中途慣性/GPS修正以及終端地形對比制導,可搭載250千克的戰鬥部。其速度與戰斧相當,為亞音速,而有效射程為1000公里,最大射程1500公里。

解密北約最愛用來揍人的大棒——巡航導彈

美軍B-1轟炸機發射的JASSM(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是美軍較新的導彈裝備。其在20世紀末立項,1998年選定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簽訂合同,2002年開始服役,此後進行了改進。該導彈長4.26米,重約1噸,速度為亞音速,最大射程320公里,採用慣性制導加GDS中制導加紅外線末制導,具有很高的精準性。

英軍戰鬥機發射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和法軍發射的SCALP,其實基本可算同一型號,是與法國MDCN基本同時啟動的歐洲巡航導彈另一分支,於1997年由歐洲導彈集團公司(英國宇航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團聯合組建)簽約研發,21世紀初裝備。該導彈大量採用了人工智能技術,運用景像匹配方式取代數字地圖的地形匹配方式,使導彈的攻擊精度進一步提高,在接近目標時還能將當前目標同照片比較,如果圖像不一致可以中止打擊。“風暴陰影”還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隱形巡航導彈。其長5.1米,重1.35噸,巡航速度0.9馬赫,最大射程650公里。

解密北約最愛用來揍人的大棒——巡航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