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NB的电影结构盘点

土人我终于看完了一年前的电影Arrival(《降临》),小爽了一把,哈哈。趁激动在这儿盘点一下结构最NB的几个电影。

《暴雨将至》:莫比乌斯圈结构

Before the Rain

史上最NB的电影结构盘点

莫比乌斯圈指的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一只蚂蚁从A面起点开始爬,爬完一圈回到起点的时候,就爬到了纸条的B面,不必跨过边缘。

莫比乌斯圈很有意思,它用我们三维人类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可以怎样饶有兴致的观察着一个蚂蚁,在它自以为是二维的宇宙里面走着走着就一脸蒙蔽的穿越到了宇宙的另一边;也启迪了我们,一个更高维的上帝,会怎样饶有兴致的在人类无法理解的宇宙结构上,看着人类一脸懵逼的穿越时空。

史上最NB的电影结构盘点

配图:莫比乌斯圈

言归正传,暴雨将至这个电影的结构和莫比乌斯圈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暴雨将至是三个故事的穿插,讲述文化和宗教之间的误解带来的问题(有点像Babel通天塔),这三个故事讲述到结尾的时候,你发现,故事终点回到了电影的起点,而按照整个电影的剧情,接下来从这个起点开始的故事走向,将是你已经看完的故事的反面,which means,故事走到了莫比乌斯圈的另一面。当我们看完电影的时候,宛如一只蚂蚁陷入了震惊,而导演如上帝般在背后偷笑。(影片反复出现一句话:Time is never die, The circle is not round.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总之这是我见过最NB的电影结构没有之一,它产生于一个你无法和电影产生联想的国家:马其顿,又是一个黑天鹅。

《降临》:逆德语结构

Arrival

史上最NB的电影结构盘点

这个电影的结构来自于原著Ted J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原著的叙事结构是我读过的科幻小说里叙事结构最NB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结构哈,暂且叫做“逆德语结构”。德语的语法的框型结构是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结束之后,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才确定,Arrival的结构正好与此相反,是先得出整体框架、先知道结局,然后慢慢走完过程。

这个电影讲的是外星人“七肢桶”降临地球,为了和七肢桶交流,人类如何一步步学会了七肢桶的语言,理解了外星语言的“逆德语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对时间线的重构,人类科学家也在学习中adapt了这种功能。而电影结束时,你发现,原来整个故事的叙事,也是按照这个结构进行的,恍然大悟。

不知道Ted Jiang构思这篇小说的时候,是不是受到德语的启发,哈哈,不过这个结构电影表现得有点像插叙了,还是看原著比较能够体会到这个结构。

《记忆碎片》:倒叙结构

Memento

史上最NB的电影结构盘点

导演诺兰现在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大导演了,他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都是票房大片,而要看他真正的才华水平有多么横溢,还要看他在被资方束手束脚以前的作品《记忆碎片》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与其说为了说故事,不如说是为了测试电影剪辑的边界可以到达哪里。

剧情并不复杂,一个男人追寻杀害妻子的真相的故事,剧情的所有设计,15分钟内失忆、画面逐渐消失的宝丽来相片等等安排,让叙事正好可以被切割成一段段5-8分钟的“记忆碎片”,让它完成了这样的“碎片拼图”效果:整体电影处于时间倒叙的框架之下,而观众对剧情和人物的认知按照时间正向顺序推进,最后电影完结于时间轴的接近开始处,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局。

哎,越写越激动,衷心盼望诺兰同学可以用一个假名拍点让人激动的电影,这个世界已经boring了很多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