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國際通道 發展對外貿易 德令哈至俄羅斯巴爾瑙爾中歐班列開行

10月9日上午,隨著汽笛聲響,德令哈—俄羅斯巴爾瑙爾中歐班列從德令哈站緩緩駛出,標誌著我省又一趟集裝箱國際班列成功開行。這是繼青海雙寨、格爾木開行中歐班列後開發的第三條中歐班列線路,打開了青海多點多線國際班列運輸大通道。

“海西礦產資源、鹽湖資源、農牧業資源豐富,希望充分發揮產業和產品優勢,深挖外向型經濟發展潛力,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把中歐班列打造成我省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直通車、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為我省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省商務廳副廳長李雅林在開行儀式上致辭。

此次開行的中歐班列編組41輛,滿載82只20英尺標準集裝箱氯化鎂產品,由德令哈出發,經西寧、蘭州、烏魯木齊,沿亞歐大陸橋西通道,從阿拉山口出境,過哈薩克斯坦抵達俄羅斯巴爾瑙爾,全程4345公里,其中國內段3450公里,國外895公里,運行時間約12天。

“近年來,海西依據歷史演進及現實意義,圍繞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戰略定位,提出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發展思路。謀劃建設青藏國際陸港、自貿試驗區,中國西部靠西南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中尼產業園等重大外貿項目,全州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對外貿易經濟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進出口貿易總量不斷擴大。”州委常委、副州長梁彥國說。

德令哈至巴爾瑙爾中歐班列的成功開行,必將激發海西對外開放的新活力,釋放更多領域的發展潛力,成為青海外貿發展的新亮點。州商務局局長李軍紅說:“今後,我局將以此良好開端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海西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海西的區位、產業及人文等新優勢,制定‘一帶一路’建設行動規劃,積極落實五通要求,著眼於‘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有力推動海西開放型經濟步伐,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德令哈至俄羅斯巴爾瑙爾中歐班列成功開行,也是中鐵集裝箱公司和青藏集團公司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全力打造集裝箱物流品牌的又一重大舉措,開闢了青海腹地通向歐洲的又一條物流大通道,成為青海深度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有效抓手,對提升德令哈市對外開放水平,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助力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青海金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鄧良明說:“青海金鋒實業有限公司產品也曾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這次與俄羅斯簽訂的3280噸的氯化鈣項目,是第一次從德令哈發出,直達巴爾瑙爾,專列的開行對企業的發展,以及對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綜合利用項目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奭,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平,州委常委、德令哈市委書記孫立明參加儀式。 (柴達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