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南方有許許多多的旅遊城市,比北方要多很多。很多遊客到南方去旅遊的時候,會發現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古城當中,會有很多宗祠的存在。而在北方旅遊的時候,會發現除了一些曾經的王府和重臣家中,有宗祠以外,其他的一些古建築,大多與歷史名人故居著稱,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沒有宗祠的存在。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北方的宗祠數量如此稀少呢。畢竟對中國人來說,祭祖在中國文化當中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現在的古建築大多都是明清時候,遺留到現在的,而在南宋以後,南方就是一個富裕的地方。而在南宋之前,南方一直都是蠻夷之地,被很多北宋,以及北宋之前的朝代,作為流放地,流放當時的重犯。而北宋滅亡以後,眾多的漢人大舉南遷,這就使得在南宋時期,南方進入了大開發時代。在南方人們漸漸的富裕以後,就開始修建宗祠,而南方一向是比較富裕的地方,也有許多的錢來修繕。

為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為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北方在中國來說,是佔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和政治地位,而南方很多時候僅僅是作為一個全國糧倉的角色存在。雖然說在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一直在向南方偏移。但中國的北方一直都是兵家所必爭之地,所以北方很多時候都處於戰亂當中。尤其是在幾個動亂的朝代,很多北方的人大舉南遷,南遷以後,雖然說有一些人也回到了北方的祖地,但還有更多的人在南方定居,修建宗祠,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北方人,都會到南方去祭祖,因為多數北方的家族宗祠是修建在南方的。

為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中國古代,雖然說是封建統治,但宗族的權利一向都是非常大的,有一種說法是“民不舉,官不究”,其實就是事情已經在宗族內解決了。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當時一些大家族眼中,國法和家規是同等的存在。所以古代的人非常重視家族的關係,而當時的一些地主與鉅富,都是以家族的形式來維持的。所以,一般人們在南方修了宗祠以後,就不會再在北方再立一個宗祠,而是會在特定的時候,回南方去祭祖。

為什麼南方宗祠遍地,北方宗祠稀少?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現在許多的“地域黑”,總是拿著南方、北方來說事兒。東北人說南方人是“南蠻子”,南方人說東北人是“東北韃子”,而中原地區的也被一些人說是五胡亂華之後的“胡人後代”。其實無論世界上哪個民族,都是通過一些民族大融合之後誕生的,沒有所謂真正意義上的純淨血統。真正的中國血統,其實只要做到心向中國,哪怕是一個外國人的面貌。只要做到心向中國,就比那些崇洋媚外的人純血。對於南北方宗祠的差異,大家還有什麼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