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城區前三季度種植行道樹12.7萬株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增綠”安排部署,今年以來,我市下大力氣大幅提升城區綠化水平,在城市建成區全面增綠、應栽則栽、見縫插綠,在此前近30萬株中心城區行道樹總量基礎上,僅前三季度就已種植行道樹12.7萬株。

據介紹,今年1月,我市啟動實施中心城區行道樹增量提質工作,並編制了《中心城區行道樹增量提質專項工作方案》。市園林局數據顯示,1—8月,全市城市建成區累積種植行道樹95186株;9月以來的中心城區園林綠化秋季增量提質行動,完成行道樹秋季栽植31803株,目前該項工作仍在進行中;在增大喬木種植量的同時,還增加地被植物種植,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地被植物面積154萬平方米。

爭做責任市民,共建美好家園。記者獲悉,在“全域增綠”熱潮中,廣大市民積極響應支持,主動踐行綠色低碳生。今年年初,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了“2017年綠地樹木認建認養活動”,推出一批樹木和綠地,供市民認建認養,滿足市民共同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願望。帶著“讓樹木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美好心願,市民李有粱與孩子在科華南路濱河綠地領養了一株銀杏樹,而他只是成千上萬參與中的一員。

“一棵樹每年可吸收0.5千克二氧化硫,吸收0.4千克灰塵,可儲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汙染物。”國外專家曾對樹木的生態價值做過如下計算: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樹木,其生態價值計算結果總共為196150美元。李有粱對此認為,我市年初就已啟動的中心城區行道樹增量提質工作將產生巨大生態價值,是針對大氣汙染採取的一項有力有效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