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榜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

[摘要] 本文主要從:等方面進行分析,2018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榜:9個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山東這9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線。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榜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

2018上半年居民收入榜單出爐,全國各地人均居民收入排名一覽,上海、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屬於居民收入排行榜的“第一梯隊”。總體來看,共有9個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水平。

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萬元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榜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

2018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收入榜出爐,你的家鄉排第幾?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了31省區市2018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以32612元位居榜首,成為最能掙錢的地區。

北京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位居次席。上海和北京也是上半年全國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大關的地區。

緊隨其後的是浙江和天津,其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147元和20986元,是上半年居民收入“2萬元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

所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

9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

從全國範圍來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與全國水平相比,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山東這9個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線。

從居民收入增速來看,儘管全國居民收入增速低於GDP增速,但多地的居民收入增速跑贏了GDP增速。

如,河北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434元,同比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高於GDP增速0.2個百分點。

工資性收入是居民增收主要來源

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綜合各地的收入增長狀況來看,工資性收入成為帶動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091元,增長8.8%,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5%。

大企業的平均工資增長更多。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

從地方層面來看,上半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9元,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了19435元,同比增長8.4%。工資性收入是北京市城鄉居民四個收入來源中貢獻最大的。

再如,山東省上半年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455元,增長8.8%,佔可支配收入(14967元)的比重為56.5%,拉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0個百分點,對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9.1%,是居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個稅改革有助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

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綜合各地的收入增長狀況來看,工資性收入成為帶動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持續了一個月的個稅改革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公眾徵求意見環節已經結束,個稅改革有助於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

根據《草案》,個稅法此次修訂擬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而自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人的收入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並按照新的稅率表來計算納稅款。

川財證券指出,低稅率級距擴大,稅率結構得到調整,有利於減輕中等收入人群稅收負擔。自1980年個人所得稅開徵起,至今我國共7次調整個稅起徵點。從我國稅收結構上看,個人所得稅大致佔我國稅收收入約6%-7%之間,個稅方案調整對於我國財政收入情況影響相對有限。

另一方面,從本次個稅改革方案實施細節上看,稅率方面仍將以現行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但大幅度優化了稅率結構,大幅擴大了低稅率級距,同時對部分現行稅率亦做出調整,整體上有利於減輕中等收入人群稅收負擔。

關注新華金典,小新持續為您更新最有價值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