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要求得到一件西洋玩意,遭到一羣清朝遺老反對,如今卻很平常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三載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了。雖然滿清的統治已經不再有,但是根據之前約定的條件,溥儀還可以繼續生活在紫禁城內,靠著民國政府每年提供的優待資金生活,當著一個紫禁城內的小皇帝。

溥儀要求得到一件西洋玩意,遭到一群清朝遺老反對,如今卻很平常

隨著溥儀漸漸長大,也到了讀書識字的年紀,一群滿清遺老便為他張羅了幾位師傅,教他滿文、漢文等知識。不過,溥儀小時候很調皮,一點都不認真讀書,常常讓太監“傳聖旨“放老師的假,令人無可奈何。

為了讓這位小皇帝讀書識字,老師們也是絞盡了腦汁,有時候讓太監們站在門口大聲誦讀課文,然後讓溥儀再跟著讀一遍,以加強記憶。不久,老師們又想出一個法子,那就是找幾個人來伴讀,每個月可以領80兩銀子,這才令溥儀稍微認真一點讀書。

1918年,滿清遺老們為溥儀請了一位洋文老師,專門教溥儀學習英語、數學和世界史等知識,他就是莊士敦。因為莊士敦教授的知識較為新穎,方法也比較得當,溥儀很快就對這位洋文老師產生了敬佩之心,對他教授的知識也認真聽講,效果還挺不錯。

溥儀要求得到一件西洋玩意,遭到一群清朝遺老反對,如今卻很平常

在莊士敦老師的影響之下,溥儀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了,對紫禁城外面的事務充滿了好奇之心。1921年,15歲的溥儀在老師莊士敦那裡聽到一件新奇的西洋玩意,據說人可以在這一頭跟遠處那一頭的人說話,就好像在你的身邊聊天一樣。溥儀頓生好奇之心,於是要求內務府也給他弄來一件這種西洋玩意,卻遭到一群清朝遺老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會冒犯天威,因為跟溥儀說話前必須行三拜九跪之禮,而用那件西洋玩意說話的人則不用,所以堅決不行。

一群清朝遺老激烈反對溥儀擁有的那件西洋玩意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件新奇的西洋玩意不是別的,就是我們今天很多家庭都擁有的電話,只是那個年代比較新穎罷了。早在1910年時,隆裕太后就曾在後宮安裝過電話,只是那時溥儀年幼,所以沒有辦法一睹為快,更用不了。

溥儀看到大家的反對,於是決定從他父親那裡入手,說服他父親就好辦了。溥儀對已經退位的攝政王載灃說道:“你自己的府裡都已經裝了電話,為什麼不讓我在宮裡也裝一臺呢?”一時之間,載灃語塞了,只好同意了溥儀的要求,讓北京電話局的人在故宮養心殿內為溥儀安裝了一臺電話。

溥儀要求得到一件西洋玩意,遭到一群清朝遺老反對,如今卻很平常

電話安裝好後,溥儀得到了電話局給他的一本電話號簿,裡面有北京城各家的電話號碼,於是溥儀開始搞起了惡作劇。在《我的前半生》裡面,溥儀詳細記載了第一次使用電話時的情形,他先是給京劇演員楊小樓打了電話,學著人家的唸白,不等迴音就掛斷電話了。還冒充人給東興樓飯莊打電話訂了一桌酒席,讓人家送去某棟宅子,等等,玩得個不亦樂乎。

再後來,溥儀查到了胡適的電話號碼,於是用電話約見了胡適,才有了一場退位皇帝與胡適關於白話文與新詩的對話。我們可以大膽想象一下,胡適接到溥儀的電話時會是何種表情?先是以為一場惡作劇,然後誠惶誠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