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現在出國的才是窮人,中國越來越貴了!

最近工作室招了一個海歸實習生,金融科班出身,條件挺好。

她的專業在國外挺好找實習的,我問她怎麼會想回國實習,她說反正遲早要回國的,不如趁早適應國內的職場環境。

想想也是,以前海歸回國創業,現在海歸回國工作,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接下來的聊天讓我陷入了沉思。

她說,她的同學,但凡國內有點家底或關係的都回國了,而選擇留在國外的同學大部分是家裡幫不上,而自己再怎麼努力可能也買不起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子。

1、一線城市的高房價驅逐的,不僅僅是X端人口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大學本科畢業生在25歲的平均年薪是61000美元,而同一時期的美國獨棟新房平均值是313700美元,也就是說,一個美國本科畢業生在5年內就可以買一套獨棟新房。

既然同樣是被壓榨幾年,留在國外還能買得起房,回國卻不太可能,你會怎麼選?

你只知道美國的LV、iphone價格比國內低,這是從絕對數目來說的。但從性價比來說,美國的生活成本遠比國內低。同樣是月薪5000,1000刀能租到不錯的兩室一廳,20刀就能吃到非常豐富的午餐,除去交通和其他開支,每個月還能結餘2000刀,相當於12000多RMB。

但在國內,像樣的一室一廳就得3000-5000元,吃飯一個月少說也得2000元,工資連基本的開銷都夠嗆,想畢業5年內靠自己的努力在一線城市買房真的很困難。

現在北上深的房價驅逐的不僅僅是X端人口,還在無形中篩選中端人口,甚至是留學生。

2、我們為什麼要去海外買買買

很多人詬病國人喜歡去海外買買買,卻不理解這背後的無奈及悲涼。

對比北上深的房價,你會發現,用1000萬RMB才能買到100多平米的公寓,卻能在紐約、倫敦、悉尼等城市相當不錯的地段買到一間400-500平米的大house,還帶花園和泳池。

如果這樣的例子不夠說服力,我們可以來看看“漢堡經濟學”中“巨無霸漢堡指數” ——The Big Mac Index。

簡單來說,就是統計全世界各地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的價格,把當地的價格用當時的匯率換算成美元價格。我們可以看到從1995年到2017年,中國的巨無霸價格從1美元漲到了2.5美元左右,美國本土的巨無霸價格也從2.3美元漲到5.3美元。

時代變了,現在出國的才是窮人,中國越來越貴了!

(數據來源於經濟學人發佈的Yearly Report)

乍一看,你可能會覺得,中國的漢堡和美國的漢堡漲幅差不多,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漲幅和美國一樣呢?

請看好我的口型:別—做—夢—了。

巨無霸漢堡在中國的價格漲幅其實正是美國的CPI漲幅,但絕對不是中國的CPI漲幅。你會發現,這些年其他食品的價格翻了近10倍,但只有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價格可能只翻了一倍,甚至,你有時候會覺得,金拱門和開封菜(KFC)怎麼還降價了。

十幾年前我們吃一份肯德基套餐要20元左右,現在吃一份肯德基套餐也就30元左右。但是,小時候吃一碗麵可能只要2元,現在就得20元了。

人民幣在過去10年裡走的其實是一條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道路(但最近隨著特朗普減稅的利好,美元正式進入了上升通道)。

對內貶值,體現在物價上漲,尤其是以房價為首的剛需品的物價,漲幅驚人。過去在超市裡100元能買一車的東西,而現在100元,出去吃點零食什麼的就—花—完—了。

隨著人們手中的錢多了,趁著人民幣的購買力還不錯,去境外買買買就成了許多富人和中產出境遊的首要目的。

哪裡便宜哪裡貴對於喜歡貨比三家的國人來說,根本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經濟學知識就可以看得清。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出境遊消費結構:購物、交通、餐飲、住宿佔消費比重較高,其中,購物消費比重高達56%。

時代變了,現在出國的才是窮人,中國越來越貴了!

去海外買買買(包括海外購物和資產配置)是資金“追逐性價比”和“逐利”的充分體現,這是理性的選擇,沒有什麼好詬病的。沒有背景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想留在國外,同樣也是在充分考慮性價比之後做出的理性選擇。

你不得不承認,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貴”,“門檻”也越來越高。

3、現在不回來,以後就回不來了

我一長期客戶王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前段時間他找到我,想諮詢關於存創業基金的事。他的小孩剛入學美國的高中,他的計劃是小孩讀完研究生後立馬回國,提供創業基金讓他創業。

我當時不太理解,既然高中就出去了,為何不乾脆在國外發展,國外創業環境也不錯,以他們的條件,在國外生活也很舒適。

他搖搖頭說:“現在不回來,以後就回不來了。我還擔心等他畢業後跟不上國內的發展速度,所以只能先存點創業基金給他。”

的確,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改革開放30年的時間,我們就趕上了發達國家需要200年才能到達的程度。

就在前幾年我們還覺得中國企業相比國外的牛逼企業差了一大截時,阿里在美國敲鐘了,滴滴收購了最大的出租汽車顛覆者Uber中國,而摩拜單車也在今年上半年逐漸進駐國外的大都市——倫敦和曼徹斯特。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段時間在“2017國慶群眾大會”上表示:林瑞生(一位部長)在上海時,覺得自己成了“鄉巴佬”,因為在中國連路邊的擺地攤大爺都用上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新加坡的移動支付絲毫沒有想普及的跡象。

中國的移動支付在全球來說是最先進的,中國的快遞在全球來說也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你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你一定能體會到這種感覺。常常往返於香港和深圳的我,每一次出關入關,都要感嘆香港快趕不上大陸的發展速度了。

我們這代人有幸趕上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黃金10年,我常說:三個月就是一年。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一邊在海外配置資產,一邊回國創業投資。

4、做空中國是極其危險的事

以前總是吐槽中國護照免籤的國家太少、含金量太低,出國旅遊總會覺得低人一等。還記得剛到香港時,鑑於粵語水平有限,又擔心自己被看不起,出去買東西逛街都只好用英語交流。

現在不一樣了,美國和澳大利亞都已經全面開放10年簽證的申請,對中國開放免籤的國家也在增加,許多友好的第三方國家給中國人是“市民夾道歡迎、大兵護送”的待遇。

我們現在出國留學、遊學、旅遊度假,更多的是學習和體驗不一樣的思維。我們不再是低人一等的代名詞,相反,在許多外國人眼中,中國留學生很有錢,中國遊客很壕。

就連特朗普來訪中國時,還要特意帶上自己小孫女背唐詩說中文的視頻來秀一秀,以示友好。

當你還停留在只有富人出國的思維時,社會風向其實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國內一些城市的生活和置業成本已經高出了許多其他國際一線城市,出國不再與高消費劃等號。

相反,倒是越來越多的普通收入人群選擇出國找工作或者留在國外生活。

有個段子說得好:“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而我要說:“現在做空中國是極其危險的事。”

現在的中國依舊是一輛加速行駛的列車,車票不僅越來越貴,門檻,還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