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些套路,别说你在成都小升初

都说养娃是拼爹又拼妈,等到小升初的时候才知道,光拼爹妈不管用,谁搞懂小升初套路谁“上岸”。

升学政策一年比一年严,但别忘了,政策之外,处处潜规则 哪哪都套路

学校说:

不提前或变相开展小升初招生工作;不接受任何等级证书;不以非正常手段选拔学生;不进行转学考;不得组织统一小升初考试

小浪说:谁信谁天真

来,戳破成都小升初的这些“不可说”!


不懂这些套路,别说你在成都小升初



小升初“潜规则”从何而来,说到底还是私立学校不可绕开的困局——招优生。

私立学校的招生困局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以考试选拔学生。

这句话年年重申,一些私立学校还是年年犯,为何?选拔优生是私立学校的生命线。

优生=好出口=好口碑=好招生=优生

一所私立学校从初创到成为名校的路径基本如此,一旦形成了良性闭环,学校就可以名利双收。

选拔优生是私立学校的生命,所以每年才有各种花式选拔方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学校做不到。

套路1:推优、小考被禁了

小升初不推优、不私考?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不懂这些套路,别说你在成都小升初


早年间,成都各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挂钩,为学校推优、组织私考选拔学生,去年,多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严禁机构推优小考后,这些活动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转入地下,越来越隐蔽。

让不少家长无从找起,等发现别人家孩子已经提前上岸后,才反应过来,人家参加了小考。

所以啊,家长们长点心吧!

套路2:一切以学校官网为准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恭喜你,你又错了。

学校官网公布的,那一定是符合相关规定的。

学校声明说我们不提前招生,你信吗?学校说让大家等面谈录取,但等面谈那天,你才发现,学校已经招得差不多,面谈不过是做样子,走过场而已。

所以,你会发现,不时有学校出来辟谣,说自己与某某考试无关,却有众多家长深信不疑,家长圈都流传出了这样的说法——学校辟谣的,多半是真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谁说得清呢?

套路3:华奥赛证书没用了

私立学校凭什么提前锁定你家孩子?不看证书看什么?

说到底,证书就是证明你家孩子优秀的最好证明,如果你有其他可以证明的,学校当然可以不看证书,可是,并没有比证书更管用的。

为什么华奥赛最管用?因为小学最难的科目就是数学,学好数学可以说是成为一个学霸优生的基础,当然,也不只是华奥赛管用,作文比赛证书、艺体特长证书、英语竞赛证书、书法比赛证书……多多益善。

小升初拼证书,中考拼成绩,高考拼分数,读完大学拼爹,现实就是这么简单。


不懂这些套路,别说你在成都小升初


套路4:转学考被禁了

你以为小升初是从六年级才开始?

私立“抢”优生学生,绝对不止“六年级”这一次机会!

成都大部分的私立初中都有配套、对口的小学,小学的存在一是为了盈利,二是为了生源,这些私立小学之所以火,还不是因为有直升初中的名额。

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可以通过直升考试进入初中部,所以四、五年级转学,成了家长们进入初中名校的“曲线救国”方式。

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严禁转学考了,但是,和上面的前3个套路一样,偷偷的考。

你问转学怎么考?不管怎么运作,私立学校招生脱离不了两个关键词:“成绩”和“钱”,所以,你懂的!

套路5:读公立就等着摇号碰运气

你以为读公立就没有潜规则?

一些好的学校,在摇号前,会根据对口片区的学校办学质量,大致分配一些名额,怎么分配?

很多区每年都会在一些年级举行调考,名为教学质量检测,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认这个成绩。成绩好的,可以提前到一些优质初中报名。

例如全区前100名可以读什么学校,200-300又可以读哪所学校。有的区则以分数来划定学生录取范围。比如280分以上的,可以去读某某初中,270-279分的,读另一所初中。

谁不想有好的生源,公立学校想要成名校,也要考生源,不然好生源全让私立“抢”去,公立如何生存?所以,有什么证书、好成绩,尽管去公立学校试试,万一被提前锁定了呢。

不懂这些套路,别说你在成都小升初

你以为的小升初,并不是真正的小升初

都说小升初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不用觉得夸张,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没有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没有辨别真假的火眼金睛,没有寻找机会的灵敏嗅觉,不懂点套路,别谈你在成都小升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