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拉薩經開區)於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全國第47家、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工信部批設的全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近年來,拉薩經開區以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服務環境和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西藏功能最齊全、交通最便捷、政策最規範、服務最優質、發展最活躍、生態最宜居、規劃最科學的園區。國家商務部對全國219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顯示,拉薩經開區2015年排名第207位,2016年躍升至第65位,成為全國提升速度最快、提升幅度最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拉薩經開區

截至目前,拉薩經開區擁有實體工業類企業220家,上市企業13家。今年恰逢我國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成立17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拉薩經開區企業的發展情況,今天我們走近了該園區一家集農產品深加工、科研、銷售為一體的生產企業,它就是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

走進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29歲的卓瑪,來自拉薩市當雄縣的她只有初中文化,20歲之前一直在老家務農放牧。對於卓瑪來說,20歲就是她的人生分水嶺,那年她走出家門,來到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包裝工人。9年彈指一揮間,卓瑪在公司與同事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並從普通工人成長為了一名車間管理人員。

“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只有一個車間,現在公司有三個車間,一個大賣場,我的工資也從1500元漲到4500元,公司還包吃住,我在這裡組成了小家庭,也看到了大家對我們的照顧,我感覺很幸福,也很感恩。”卓瑪說。

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卓瑪和她的同事們正在包裝車間忙碌

在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類似卓瑪這樣的農牧民員工還有271名,以及技術人員65名。他們每天都與犛牛肉、藏鄉豬、藏鄉雞打交道,或滷製、或加工、或包裝、或銷售。

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現年可加工犛牛肉1500噸、藏鄉雞400噸、藏鄉豬400噸,開發了犛牛肉成熟產品63個,藏鄉雞、藏鄉豬成熟產品18個,青稞特色食品5個。而在公司的大賣場,廣州遊客楊女士一邊品嚐著各種口味的犛牛肉乾,一邊激動的表示,“我特別喜歡他們的標語,牛吃蟲草,我吃牛,感覺我也在吃蟲草一樣。而且隔著玻璃看得到犛牛肉乾加工過程,也看得到原材料的品質,最重要的是品嚐著味道吃到飽,這樣的食品我們購買起來非常放心。”

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奇聖大賣場

據瞭解,奇聖公司每年犛牛肉、藏鄉豬、藏鄉雞的收購中,西藏有1000多戶養殖戶受益。巴桑就是其中一家,巴桑說:“養犛牛不難,難在把犛牛銷售出去”。但是自從他跟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簽訂犛牛收購協議後,巴桑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家一年的年收入也從幾千元提升到了幾十萬元。“有多少,他們就收多少,而且還是按照市場價收購,我們很放心的養殖就行”巴桑表示。

改革開放40年—拉薩經開區奮進正當時之這家土特產公司有點不一樣

"農戶+科研+生產+銷售"產業化模式,是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一直以來的運行根本,於 2006年入駐拉薩經開區。註冊資金達到9000萬元,佔地58.06畝,現公司總資產達3億元。15年的時間,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在全國建立了終端市場,現在全國共有35家代理商,12家專賣店,267家加盟店。可以說,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已成為西藏土特產行業的一張靚麗名片。該公司還建立了高原特色產品研發基地,更好的服務於全區各地農牧民和特產市場,以幫助解決各市地農牧產品滯銷和牧民增收難題。

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吾擁扎表示:高原農牧業產品的價值高於同類普通作物價值的三至六倍,在同等成本條件下,高原農牧業產品具有保收增值的優勢,是西藏最具顯著特點的農牧業資源,怎麼利用這些資源,讓農牧民與公司達到利益雙贏,是我們公司一直在努力的目標也希望通過這些產品,能夠讓更多的人熱愛西藏。他說,近年企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好的政策環境支撐,而我們企業從2006年入駐拉薩經開區以來,在各個方面一直享受到了拉薩經開區扶持優惠政策。另瞭解,拉薩經開區在自治區招商引資政策框架內研究制定了《拉薩經開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規定(試行)》《拉薩經開區專項資金實施細則》,鼓勵現有企業技術裝備改造升級、鼓勵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項目、鼓勵引進淨土健康產業和文創產業。

來源:拉薩經開區 西藏奇聖土特產品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