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豆博弈,結果是這樣的

儘管中美貿易戰中,中國反制美國大豆,看上去似乎是很有力度的一招,但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NABSA數據顯示,Rosco Banyan、Sunshine Bliss和Seacon 9等三艘貨輪將於9月23日至10月1日期間裝載總計167,740噸阿根廷大豆。

本月早些時候,已有一艘貨輪運載36,119噸阿根廷大豆和部分烏拉圭大豆離港。隨著巴西大豆出口在這個時節開始枯竭,貿易商們必須創造性地服務全球最大的買家。一種策略是將美國大豆運往阿根廷,然後將這個南美國家出產的大豆運往中國,從而避開關稅。


中美大豆博弈,結果是這樣的


歐盟數據顯示,自7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達成協議以來,美國已取代巴西,成為歐盟最大的大豆供應國。截至9月中旬的12周,歐盟進口美國大豆147萬噸,佔歐盟進口大豆總量的52%,較去年同期增加133%。巴西大豆在歐盟進口大豆總量中佔比降至40%。


中美大豆博弈,結果是這樣的


阿根廷大豆產量通常超過國內消費量,每年有800萬至900萬噸的出口餘地。但2018年的乾旱使產量減少了31%,迫使該國大豆壓榨企業進口大豆。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截至9月下旬,美國貿易商向阿根廷出售了84萬噸大豆,而去年同期則為零。此外,巴西糧食出口集團Anec今年早些時候表示,由於貿易因素,該國最終可能進口多達100萬噸美國大豆


中美大豆博弈,結果是這樣的


國內方面,受到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美國宣佈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也採取反擊。加上國產大豆減產,消息面利多來襲,豆粕期價大漲。價格較節前上漲2.96%,較18日關稅政策消息出臺上漲3.48%,與9月初相比,大漲6.98%。中秋過後,國慶節將至,飼料需求增加,豆粕庫存連續下降,已經降至100萬噸一線,環比下降18%左右。多重利好因素疊加,豆粕現貨價格大幅上漲,主流報價3400元/噸,較月初上漲200元/噸;國慶節後價格仍有望突破3500元大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