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春天不再?超70%主題公園瀕臨虧損

主題公園春天不再?超70%主題公園瀕臨虧損

主題公園春天不再?超70%主題公園瀕臨虧損

主題公園春天不再?超70%主題公園瀕臨虧損

主題公園春天不再?超70%主題公園瀕臨虧損

截至目前,中國主題公園數量達到2500多家,其中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而且,目前我國仍是主題公園建設速度最快的國家,多個權威機構分析預測,我國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主題公園市場。但數據的背後,真實情況真的這麼樂觀嗎?並不是。

據調查研究:目前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經營業績的主題公園只佔比10%,有70%的主題公園虧損,20%持平。近10年來湧現的本土主題公園中,已倒閉的約佔80%,給國內旅遊業造成高達3000億元的經濟損失。

正值暑假,主題樂園、動物園、海洋館及玩水等親子游傳統熱門主題的客流量從7月中旬開始加速上升。雖然遊客數量可觀,但業內人士表示,從收入結構來看,門票收入佔到我國主題公園總收入的七成左右。而國外佔比僅為三成,二次消費佔比大於門票收入是當前國際主題公園的經營常態。但是國內的主題樂園在這方米做的並不好。

以迪士尼為例,主題公園早已不再是單一的遊樂場,而是集動漫、影視、服裝、玩具於一體的泛文化娛樂產業巨擘。而建立一條自己獨特的產業鏈,由此所衍生出來的餐飲、商業、酒店以及其他消費領域才是主題公園的價值所在。這就是為什麼強如萬達,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上海迪士尼在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讓上海迪士尼樂園20年之內贏不了利”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調侃的話題。萬達的臉因為這件事被打的有點響。

走訪身邊消費者,大家的意見趨於一致:

“遊樂園裡的東西又貴又難吃,性價比太低,完全沒有消費慾望。”

“如果能考慮到薄利多銷,你好我好大家好,誰都樂意多去一次。”

“迪士尼為什麼人人想去?因為人家做的就是比你國內品牌強。服務態度好,環境好,新穎。”

而事實上,上海迪士尼的收入主要由媒體網絡、公園及度假村、影視娛樂和消費品構成。僅僅在其中“公園及度假村收入”這一塊,門票收入只佔到30%,更多的收入在於遊客在園內的購物與吃住等消費。想要主題公園有更好的發展,在迪士尼身上取長補短。【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