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牀,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床,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唐朝武則天有一次到洛南龍門遊玩,一時興起下命令讓隨同前往的侍臣作詩助興,約定誰最出色便賞賜錦袍一件,武則天指定文學侍從也是當時著名才女上官婉兒擔任評委。不一會兒一個叫東方虯的官員首先寫好《詠春雪》呈上,武則天和上官婉兒看後非常稱讚,於是按照約定將錦袍賞給了他。東方虯謝恩還沒回到座位上,一個年輕官員也呈上剛寫好的《龍門應制》,上官婉兒和群臣都禁不住稱讚其詩作精妙,武則天於是下令將已賞賜給東方虯的錦袍轉賜給到這位年輕官員手上。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便是歷史上的大詩人宋之問。

就是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後來竟然異想天開想要睡武則天,究竟是何緣由,聽老王細細道來。

宋之問字延淸,汾州隰城縣人,出身於一個平凡家庭。宋之問雖然出身寒微,但是儀表堂堂、體貌偉岸,加上自幼勤奮好學,年僅19歲便中進士。武則天喜歡文辭風雅,才華橫溢的宋之問中舉之後沒有被外放,而是因文采斐然成為宮廷侍臣,與“初唐四傑”的楊炯一同被分配到直內文學館。從此年輕的宋之問走上了靡麗頌德的道路,經常扈從武則天參加朝會和出外遊玩,侍奉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樂優遊。由於馬屁拍的特別好,宋之問一路官運亨通,數年內便從九品小官升任五品學士。這種快速升遷在大士族主政的時代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宋之問一度成為寒門士子追捧的對象。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床,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宋之問對外人也時常誇耀“志事僅得,形骸兩忘”,縱情沉溺於歌舞,日漸腐化墮落。政治上開始趨炎附勢,生活上紙醉金迷,文學上妒忌比自己有才華的學子,低劣人品使得宋之問逐漸被士人不齒。尤其後來他因妒忌他人才華引發了一樁殺人案,讓宋之問徹底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跟他年齡差不多,雖並不像宋之問那樣處世圓滑,但是文采卻一點也不輸宋之問。劉希夷寫了一首詩中帶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宋之問看後非常喜歡,便請求外甥將這詩句送給自己並且請求劉希夷不要將詩句公之於眾。劉希夷開始答應,後來又反悔了。宋之問因此事便心生怨恨,竟命家奴將劉希夷捆起來活活打死。今天我們《全唐詩》中便看到了劉希夷和宋之問兩人所作同一首詩的詭異現象。也是宋之問無恥面目的見證。

宋之問一路官運亨通全靠武則天的賞識,所以宋之問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專門寫作歌功頌德的詩詞以博取武則天的歡心,從而換取職位上的進一步升遷。不僅如此,宋之問還費勁心思地奉承武則天身邊的紅人,也就是當時武則天的男寵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張氏兄弟飛揚跋扈,朝臣中連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不敢得罪甚至也是卑躬屈膝地一味巴結。宋之問見此情形更是不顧文人情結,希望通過討好二人能進一步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宋之問對張氏兄弟可謂極盡諂媚之能事,甚至不惜給張氏兄弟倒夜壺。張氏兄弟“雅愛其才”,便召集宋之問等一幫文人為其兄弟二人編了一本詩集,詩集著成後宋之問等都得到了升遷。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床,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宋之問曾被任命為尚方監丞,負責管理後宮的供應、建設等後勤事務,後來被選入了奉宸院擔任官職,而奉宸院實際上就是武則天的後宮,女皇從各地選拔上來的年輕俊美的男子都被供養於此。宋之問在此任職,對比這些各地來的俊男,自認為“偉儀貌,雄於辯”,心中不禁生出了壞主意:自己也可以有朝一日像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一樣爬上武則天的龍床。於是宋之問毛遂自薦,親自寫了一篇《明河篇》上呈皇帝,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和渴望明主的強烈願望。武則天親自接見宋之問,對其文采讚不絕口。宋之問滿心歡喜的回到家中,等著武則天將其帶進宮中。卻不料武則天在其走後對身邊的人說道:“宋之問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但是他口臭味道難聞,我每次接近他都無法忍受。”

可憐一代文豪竟然因為口臭,使得其妄圖成為武則天男寵的美夢化為泡影。

宋之問的厄運很快降臨了。張柬之擁戴唐中宗復位,張氏兄弟因諂媚武則天被殺,宋之問也以阿附張氏兄弟被流放嶺南。宋之問根本受不了嶺南的蠻荒之苦,偷偷從嶺南跑回了洛陽藏在好友張仲之家中。張仲之密謀殺害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宋之問偷跑去給武三思報信,終致好友張仲之和許多正直的大臣都滿門抄斬,宋之問卻以告密有功免於追究從嶺南逃跑之罪,反而升官,成為當時長安城中人人鄙夷的對象。

不過,宋之問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一次他便得罪了一個大人物:太平公主。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床,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梁王武三思死後,宋之問投機鑽營到太平公主門下,太平公主將其升任考功員外郎。而此時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權勢更大,於是宋之問便又轉投安樂公主門下升任中書舍人。宋之問如此行事便得罪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命人揭發他年輕時受賄,宋之問被貶為汴州長史。此後太平公主消滅了安樂公主一夥,宋之問被一貶再貶,等到唐玄宗繼位乾脆將其刺死了。

宋之問在詩詞文采確實堪稱一流,即使是從嶺南逃回的時候還留下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佳句,但是其因詩殺甥、阿附奸臣和謀害好友的卑鄙行徑,註定了其惡有惡報的悲劇下場。

明明可以靠才華,卻想靠樣貌爬上武則天龍床,沒想到敗在了口臭上

可憐宋之問還妄圖爬上女皇武則天的龍床,也許到死也沒有想明白武皇拒絕他的原因竟然是:口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