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馴化」出番茄新品種

過去,人們把狼馴化成狗,更多地是為了讓它看家護院;現在,如果讓我們重新馴化狗,可能我們更需要它的陪伴,甚至把它看作一名“家庭成員”。時代不同,需求也不同。那麼農作物是不是也可以重新“馴化”,使之更加符合我們的需求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操研究組與高彩霞研究組合作,從大自然中選擇了四種野生番茄,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根據人們的需求,重新“馴化”出了一種同時具有天然抗性(野性)和優良產量、營養性狀的新型番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1日《自然—生物技術》。

科学家成功“驯化”出番茄新品种
科学家成功“驯化”出番茄新品种

以前,人們“馴化”農作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產量以獲取更多的食物。“當時人們只是為了吃飽肚子,所以最初馴化野生植物時,首先考慮的是產量。為了能夠生存,人們甚至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農業生產和照顧作物。結果使得作物比它們的祖先(野生植物)越來越“嬌貴”,一旦脫離人的照顧難以生存。”許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為了提升作物的抗逆性,傳統育種做出了巨大貢獻,它主要通過雜交的方式,將野生種的抗逆性狀導入栽培種,這種方式需耗時多年,而且常伴隨連鎖累贅,導致抗逆性狀的導入降低了作物的產量或品質。

如今,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人們對農作物特性的需求也有所變化。需要全新的作物品種,能夠把人們從繁重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因此,我們希望利用現代生命科學技術,設計一種快速精準的方法,從頭開始,‘馴化’出符合人類需求的新作物。”許操說。

研究人員在大自然中尋找到了具有天然抗逆性的野生番茄品種——醋栗番茄,在不犧牲其抗逆性的前提下,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精確靶向基因編碼區及調控區,將產量和營養性狀精準地導入野生番茄,將其“馴化”成了新的作物類型。

這種重新馴化策略的優勢在於,它是從大自然中尋找的、具備天然抗逆性狀(野性)的、“血統純正” 的野生植物,使用現代生命科學技術進行精準馴化,在保證“血統純正”的前提下,獲得符合人們需求的新型作物。

“我們通過這一研究重新馴化獲得的番茄新品種,保持了它“野生血統”中的抗鹽鹼和抗細菌病害的能力,同時又提升了產量和營養。”許操說。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注: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覆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週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