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下崗工人生活難還是農民生活難?

藍天機械


兩者其實都不容易,下崗職工須自己掏錢買養三險一金,才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農民種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雖說填飽肚子不成問題,可生活中各種花銷僅憑買糧食的幾個錢,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所以很多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出外打工。把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扔在家中,也是一種叫人揪心的痛。

下崗職工在城市中生活,離開了錢可以說寸步難行。有一技之長者,重新找一份工作不難,沒有一點手藝的,想找心儀的工作,難乎其難。多少人無奈擺起地攤,多少人在低工資的崗位上苦苦掙扎!買房買車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望梅止渴,能把孩子撫養成人,能不拖欠水電、物業費,能有一日三餐足矣!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重頭再來。劉歡老師唱的好,可又有幾個下崗職工能做到重塑自我,再造輝煌!

隨著物價的上漲,農民的生活成本也水漲船高。不說上學的事,單就孩子的婚事便弄的許多家長焦頭爛額,沒有房、沒有車、沒有萬紫千紅,想娶個媳婦比登天還難,許多家長不得不傾其所有,甚至四處借債。新媳婦是風風光光迎到了家,可家長真的就高興不起來。

現在,農民是不想老去,因為老了,他們就沒有力氣去掙錢,僅憑每月不足100元的養老金,讓他何以老有所依!而下崗職工正好相反,他們都巴望趕快熬到退休的年齡,這樣他們就能拿到退休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如果非要拿這兩個生活在最底層的群體,比個高低貴賤。只能說農民唯一的優點就是有那一畝三分地,不會面臨餓肚子的危險,僅此而已。至於幸福不幸福,只有農民心裡最清楚。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我就是一個下崗工人,1995年企業倒閉,每人發了7000元,全都滾蛋回家,於是就成了下崗工人,那個時候還沒有交社保的概念,所以,我們現在每個人也都沒有社保,近20年的摸爬滾打告訴我,農民比下崗工人相對要強,一些為什麼呢?你聽我說~~~

所有的下崗工人,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犧牲品,那個年代的人們腦瓜子比較死性,在這個單位下崗了就託關係走門子,找下一個單位。找不著的,做點小買賣,說實話,2000年之前做小買賣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這些下崗工人的素質普遍不高,買賣也就是混個溫飽,到現在這些人都50多歲了,根本沒什麼技能,如果再沒交社保,真不知道將來是什麼樣子,當年做買賣是存了點兒錢,已經被通貨膨脹釋得差不多了,交了社保的每個月能開1200塊錢左右,而那個時候過來的人,是政府計劃生育控制的嚴格的時期,孩子普遍都是獨生子女,想想看,將來會怎麼樣。

那麼農民呢,說實話,農民也不容易,但是在中國,作為一個農民,只要不賭博(不是我瞧不起中國的農民,他們大部分都有賭博的毛病,冬天,化肥種子都輸沒的人,有的是,春天再貸款,秋天掙了錢,再賭再輸),不不務正業,至少你還有一塊地,無論怎樣,弄點什麼綠色糧食和蔬菜收入還是不錯的,我看到我們周圍的這些個農民每年入5萬,基本是平常。做小買賣的下崗工人,想年入5萬,簡直就是做夢

綜上所述,雖然都不容易,但有土地的農民還是稍強一些,下崗的工人,成為了地地道道的無產者。只是他們歲數大,他們大部分不懂得互聯網和自媒體,大家看不見就是了。

你們根本想不到這些下崗的工人,現在最渴望得到的工作是什麼,就是有編制的環衛工人,對你沒聽錯,他們很想當環衛工,但就這個也很難實現。


長白山下的老頭


肯定下崗工人生活難,首先我本人就是下崗工人,二千年下崗後,就沒了工作,沒工作就意味著沒了經濟收入,找工作年齡大沒人要,自己幹一沒本錢,二沒經驗,有的人湊點本錢做生意結果第二年虧的連房租都交不起!當時各大報紙雜誌報道下崗工人夫妻不和吵架離婚的,跳河的,跳樓的,服毒的,留下封遺書上吊的,還有帶自家小孩一起尋死的,想想真是好難過!

再說農民,他們種地確實也很辛苦,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必競一年到頭生活不用發愁,再加上國家扶持和關注農業的政策好,各種我聽都聽不懂的補貼還真不少。我家正好是農村的,有一年回了趟家看到兄妹們都過的比我好,除了高興想想自己的處境,也不由得把苦水往肚裡咽。現在住在郊區的農民就更富有了,光房屋拆遷款就幾百萬。


乾脆地也不種了,成天打麻將,打撲克享受天倫之樂。你說下崗工人生活難還是農民生活難?


728孤獨


我曾是下崗職工最有發言權,現幸好退休,下崗工人與農民對比,下崗工人更苦,更沒有尊嚴,有點技術的好點,沒有技術年紀長的找工作真難,也沒有什麼低保,上有老下有小,熬不過去上吊跳樓有之,好些女工走上歧路,以我為例,2002年下崗,雖是工長但技術不通用到處打工單位換了好多個,後政府安排搞協管,工作就是路上撿掃拉圾工資幾百元經常被罵,根本養不了家,被人遺棄社會,不做一家就要餓飯,還有房租水電,人情應酬小孩上學老人救醫,而農民有一分三畝地,不會餓飯,在農村開支少多。請看當年我女兒上中專的借據。



王愛星83252767


說一件事,大夥看看。

二十年前,大規模小型企業破產解散風正濃,太多人一下子陷入生活困境。我們本地糧局庫房被盜,丟了一袋麩子。可能袋子漏了吧,地面有撒漏。順著痕跡找到了家裡。當時是糧局局長去的,掀開家裡鍋蓋,裡面是用白麵和麩子摻在一起蒸的饅頭。當下,那個局長落淚了,那是他曾經的職工呀。馬上安排人從庫房送去了兩袋白麵。

我聽到時還有點不相信,後來問起來公司裡保潔阿姨,她說是真的,是誰誰家,她也熟悉。

2008年,我也失業,還好我種著姐姐婆婆家幾畝地,有糧食,當時還能有每月幾百失業保險金,自己蓋的房子,生活支出不算大,但是,那種內心的失落和空虛,總是存在:妻子、孩子怎麼辦?雖然湊合能生存,但是,男人掙不到錢,不能給家人舒服的生活,愧疚太大了。後來,打工,創業,很偶然進入物業行業,經過幾年打拼,總算熬過了艱難日子。

現在,一直很努力,靠自己能力掙錢,也不去勾心鬥角更不掙昧心錢,只為自己活的踏實,腰桿挺的直。

人有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鬥志。這個時代,就算是沒有太大能力,只要勤快,總歸要活下去的。


羊角辣椒


下崗工人和農民都不容易,但想比較起來,下崗工人要難。

在國企改革的20多年裡,下崗成了國企工人失業的代名詞。國企的每一次變化無不牽動著無數工人的心。

工人是真正的無產者,他們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在企業為全民所有制時期,完全依靠自己的的勞動力去掙錢養家餬口。國企改革前,鞍鋼,鐵西都是人們熟知的老工業國企,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付出過努力和貢獻。

國企改革後,為響應國家號召,為了國企能更好的發展,工人們舍小家為大家,含淚離開了為之奮鬥,奉獻青春的企業。

下崗後的生活非常艱苦,帶著年齡偏大的身體,在就業市場到處奔波,為了能過下去,選擇工資低的工作,即使這樣也不能帶來一份穩定的收入。經常會沒錢交保險,為了家裡的孩子能過的好些,省吃儉用,自己連保險都不交,連退休後的最後一點保障都捨棄了。因為下崗,夫妻離婚,夫妻長期分居,看不起病,這些東西現在說起來都讓人心酸。


農民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在物價上漲的背後,農藥,化肥價格上漲,但國家對收購糧食和其它東西的定價,使得農民也在負重前行。但相比於一無所有的下崗工人來說,至少他們還有土地。

工人,農民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兩個階層,為他們現在過的如此艱苦,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不一樣的思考


工人階級永遠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目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人階級首當其衝,倒在艱難的改革初期道路上,付出了很多,從下崗,改變用工性質,從正式工買斷工齡變成勞務派遣工,很多很多,可工人階級群眾不怕苦不怕累,挺起了困苦生活壓折的脊樑,繼續努力工作,爭取那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把青春和血水奉獻給了國家。


一路同行就是


下崗工人和農民生活都挺難的,但我個人認為還是下崗工人(特指城市鄉鎮的下崗工人)生活更難一點。

最主要的是下崗工人生活開銷大,收入遠遠不夠。下崗工人雖然一個月有幾百塊錢的生活補助,但是這個錢遠遠不夠生活開銷的,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後下崗的,上有老下有小,到處都是花銷。住樓房需要繳納物業費、取暖費、水費等,一日三餐所需食材也都需要購買。而農民至少不用繳納物業費、水費、一日三餐所需食材可能都是自己地裡種的,也不需要花錢購買。同時,在農村孩子上學的費用也遠低於城市。生病治療的費用也低。

我老家附近有一個煤礦,礦區裡住了好多外地來的煤礦工人及其家屬。我小時候還經常跟我媽去礦區的集市上賣菜,當時特羨慕煤礦工人。後來,由於煤炭價格下跌煤礦公司效益不好了,就有很多下崗的工人。地裡的玉米棒子掰完之後,就有一些下崗工人去地裡找漏掉的玉米,有些是去地裡翻找漏掉的花生或是紅薯等 ,其實找不到多少農產品的。


首都農業人


我以為各有各的難處,相對來說還是下崗工人生活難度大些,其原因有三點:

一是農民有地,能維持平常生活,首先有吃的。而下崗工人沒地,日常生活沒法保障。下崗後,沒有錢了,全家人每日的吃喝都成大事了。沒錢你吃什麼,喝什麼,寸步難行。

二是城裡消費貴,我就住在農村,地裡種點各種蔬菜,養點雞,每日吃個土雞蛋,十月半月不買菜都行。在城裡你試一試,不買菜你吃什麼,孩子們怎麼吃飯,而且菜果等價格貴,有許多人都買不起,別說下崗工人了。

三是城裡生活難。在農村吃水不要錢,吃菜不要錢,吃糧不要錢,城裡不行,什麼都要錢,吃水要錢,坐車要錢,沒有錢生活真是難,下崗後怎麼養活一家人。還是找個零工幹著吧


條山石說故事



下崗工人生活困難,還是農民生活困難?我認為還是下崗工人困難。他們最大的區別是生產資料。

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只有一雙手,要靠勞動來養活自己和家庭。他們現掙現吃。如果失業了,無人僱傭他們,就等於失去了一切。而農民不同,他們有自己的生產資料,那就是土地。如果在東北土地還比較多,大體上,每人有8~15畝左右。而且土地國家還有直補貼。不同地區,每畝土地每年補貼80~100元,要發到每個農民的手上。另外,農村農民和城市下崗工人不一樣,他是一個自主經營的經濟體。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社會單元。


耕種土地,就有收穫。他們自產自銷農產品,儘管可能受到天氣,市場等各種情況的制約,但總是會有好年景的。農民還可以搞養殖業,養牛,養豬,養羊,養雞養鴨子。所以,農民不會象下崗職工那樣,下了崗立刻一無所有。再看,農民也有和工人一樣的一雙手。在農閒時,還可以進城打工,而且進城已經完全放開。這更加劇了下崗工人就業的難度。因為他們和下崗職工形成了強烈的竟爭關係。現在農業已比較先進,並不是非常苦累。一部分農民就可以夠用了,所以有大量的農民在打工。農村還有許多自然減員,他們的土


地也並不收回。國家還有政策,城市農村都有低保全覆蓋。實在不行,吃低保,也餓不著。

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都要靠自己努力奮鬥。“櫻桃好吃樹難栽,小曲好唱口難開,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等不來”。美好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讓我們城鄉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