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女人的脾氣,其實是深深的無助

心理學:女人的脾氣,其實是深深的無助

01

一個影片裡曾經這樣形容夫妻:湊到一起不代表是夫妻,夫妻也不等同於家人,只要去政府交了申請就成了夫妻,但不代表能成為家人。

即便是家人,也要照顧對方的感受,體諒對方,夫妻更是如此,因為多巴胺的作用,兩個人就在一起,攜手走過幾十年,沒有包容,沒有理解,是無法走下去的。

婚姻裡的女人渴望得到的老公的愛,而當愛情隨著時間流失殆盡,女人不愛笑了,不會聊天了,只會發脾氣,抑鬱。也就意味著愛情,婚姻被平淡的生活磨平了稜角,而對方也不能理解你,這時候的你總想發發脾氣,緩解自己內心的無助。

心理學上說,當一個人不敢面對自己無助的感覺,也就是否認自己脆弱的一面,這時候她便以攻擊或隱形攻擊的方式和對方互動。

一般經常發脾氣,憤怒的人其實不是想要真的發脾氣,而是在無助的吶喊:“幫幫我,我好無助。

心理學:女人的脾氣,其實是深深的無助

02

王珂生老大的時候已經是高齡了,因為懷上孩子很辛苦,過程很艱難,甚至為此整整休息了2年,工作都丟了,所以生完就有抑鬱傾向了,為了帶孩子,婆婆和老公都覺得她帶得不對,她說過很多次也不聽,後來有一點小事,她就發脾氣。

她說明知道和他們好好說也不管用,所以事情來的時候,情緒也就來了,根本無法控制,尤其是那種無助感,你覺得孩子是你一人生的,現在人人都要干涉,但結果還是要你承擔,你就崩潰了。

而且對他們的牴觸情緒特別嚴重,其實真的莫名其妙發脾氣,每此發脾氣的點都有自己的委屈和無助,王珂說雖然對方總有千萬種理由為自己辯駁,但能不能別和我講那麼多道理,無非就是你不願意。

其實有時候生氣也是氣自己無能,如果能不依靠婆婆帶孩子,也許問題就解決了,可是自己為什麼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越來越懷疑自己,真的很無助,很想找個人說一說,但最後還是要靠自己熬過去。

心理學:女人的脾氣,其實是深深的無助

03

就像杜江結婚多年,一如既往地寵愛霍思燕,把霍思燕當成小公主,女王一樣的寵著,就算霍思燕比他還大5歲,也不妨礙,婚後的霍思燕真的成為了家裡的小公主。

就連嗯哼都知道媽媽在家中的地位,所以霍思燕也永遠對老公和顏悅色,不對老公發脾氣,其實婚姻就是這樣,彼此成就,彼此關愛,你越是把老婆當成寶,老婆越是把你當成寶。

你寵愛老婆的程度就是她的幸福指數,同時也是家庭的換了指數,一個家庭的氣氛是由夫妻雙方決定的,因為你的寵愛換來的是她的信任,對感情的依賴,那麼脾氣也就會減少,臉上的笑容也會越來越多,當然對你的愛意也會越來越濃。

所謂夫妻,不過是大家都好,而大家都好的含義則是:你對我好,我也願意對你更好,兩人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不斷的存儲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