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黃金大米在美獲食用許可,被稱「最人道科技產品」

六年前的“黃金大米”案早已塵埃落定,這個轉基因產品也在一步步走向市場。去年,國際水稻研究所向美國、加拿大等地相關機構申請對一種“黃金大米”的安全認證,並預計2020年將大規模種植。

今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宣佈,黃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

“食用黃金大米是最經濟和有效緩解維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之前的轉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劑和抗蟲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農戶,而黃金大米的直接受益者是貧困人群,所以黃金大米被稱為‘最人道的科技產品’。”6月5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林擁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這個產品正在步步走向市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5月24日宣佈,經過基因改造的黃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至此,世界上已經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力挺黃金大米。

“普通大米一般為無色透明或白色,不含有β-胡蘿蔔素。黃金大米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向水稻中轉入了兩個β-胡蘿蔔素合成的相關基因,使得水稻的胚乳(即精米)富含β-胡蘿蔔素而呈現金黃色,俗稱黃金大米。”林擁軍說。

轉基因黃金大米在美獲食用許可,被稱“最人道科技產品”

轉基因黃金大米在美獲食用許可,被稱“最人道科技產品”

黃金大米與普通大米

林擁軍進一步解釋說,植物不能合成維生素A,但有些植物能合成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很容易轉化為維生素A。實際上,預防維生素A缺乏症的方法就是食物多樣化。但是,以大米為主食的貧困人群,既不能從主食中補充β-胡蘿蔔素,又因為貧困做不到食物多樣化。

因此,維生素A缺乏症在貧困人群中較為流行。調查顯示,世界上大約有2.5億學齡前兒童遭受著維生素A缺乏症,40%—60%的非洲兒童維生素A缺乏。

黃金大米最快什麼時候能在美上市?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認定意味著黃金大米的安全性不存在問題,也意味著能在美國上市銷售。”林擁軍說,但是在美國種植轉基因水稻需要美國農業部批准,而世界上還沒有國家批准其商業化種植。

“最有可能批准種植的國家是菲律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認定或許會促進菲律賓批准黃金大米的種植進程。一旦菲律賓批准其商業化種植,該產品就可在美國上市。”林擁軍說。

面對轉基因水稻在世界多國如火如荼的研究現狀,林擁軍說,目前中國在轉基因水稻方面的水平整體上和世界水平保持一致,部分領域研究比如抗蟲水稻還處於領先位置。

“政策是指揮棒。在不確定能否產業化之前國內大的種業公司就處於觀望狀態,不會在轉基因水稻研發方面進行大的投入,相關研究主要依靠國家的科研經費。一旦政策允許商業化,相關種業公司必然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會大大提升我國轉基因水稻的研發水平。”林擁軍說。

六年前,黃金大米曾在中國掀起驚濤駭浪。2012年,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稱一家美國機構於2008年在中國湖南衡陽以中國兒童的身體做實驗,以檢驗黃金大米對人體維他命A的補充作用。

被選為實驗點的湖南衡陽江口鎮中心小學

“黃金大米”米飯系由美國塔夫茨大學湯光文在美國進行烹調後,未按規定向國內相關機構申報,於2008年5月29日攜帶入境。

2008年5月22日,課題組召開學生家長和監護人知情通報會,但沒有向受試者家長和監護人說明試驗將使用轉基因的“黃金大米”。現場未發放完整的知情同意書,僅發放了知情同意書的最後一頁,學生家長或監護人該頁上籤了字,而該頁上沒有提及“黃金大米”,更未告知食用的是“轉基因水稻”。

此事一出,輿論譁然。中國科學報報道稱,儘管“黃金大米”的論文相關數據和結論得到了業內學者們的認同,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由其引發的科學倫理之爭。

事發後,中方涉事人員被撤職,發表了該實驗報告的《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對此事進行了漫長的調查。2015年8月,雜誌決定撤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