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粳米、紫米、香米、大米、小米……一文說清各種米

大米是世界三大主糧之一,尤其是在東亞地區,許多人每天都會吃米飯。水稻起源於中國,流傳到世界各地,迄今有幾千上萬個不同的品種。為了改善品質,育種學家們還在持續不斷地培育新品種。

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米,比如粳米、秈米、糙米、黑米、香米……這些形形色色的米,不同在哪裡呢?

實際上,這些名稱來源於不同的分類依據,下面來分別說明。

秈米、粳米和糯米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按照澱粉分子中葡萄糖單體的連接方式,澱粉被分為“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兩類:

直鏈澱粉像一根長線,而支鏈澱粉像一串主幹上分支、枝幹上分叉、杈上再分小杈的大樹;

直鏈澱粉的分子比支鏈澱粉小,可以形成緊密的結構,分子之間相對沒有那麼容易糾纏,而支鏈澱粉分子大,容易互相牽扯。

不同的大米中直鏈澱粉的含量相差較大,高的可達20%以上,低的含量幾乎為零。

冷知识:粳米、紫米、香米、大米、小米……一文说清各种米

大體來說,秈米的外形細長,直鏈澱粉含量高,煮出來的米飯顆粒分明,互相之間不怎麼粘連。因為直鏈澱粉含量高,消化速度要慢一些,相對而言升糖指數要低一些。在國外,大致相當於“長粒米”(long grain)。

粳米的外形要短一些,直鏈澱粉含量低,煮出來的米飯彈性比秈米要好,顆粒之間有一定粘連。在國外,相當於“中粒米”(medium grain)和“短粒米”(short grain)。中國的東北大米,日本用來做壽司的大米,一般都是粳米。

糯米通常是短圓形,也有一些長型的。它的特徵是直鏈澱粉含量極低,幾乎全部是支鏈澱粉。秈米和粳米的生米透光性較好,而糯米則是牛奶一樣的白色,煮熟之後非常粘軟。在不同的地方,糯米也叫做“粘米”“江米”。

糙米和精米

糙米和精米是根據加工程度來分的,國外分別叫做“brown rice”和“white rice”。

冷知识:粳米、紫米、香米、大米、小米……一文说清各种米

糙米是水稻去除穀殼之後的產物。糙米的表面還有一層皮,含有很多纖維,很影響口感。把這層纖維去掉,就得到了精米,或者叫做白米。去除的這層東西,一般佔到糙米總重的7%左右,被稱為“米糠”。

米糠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豐富的抗氧化劑,此外還有含量不低的油。這些油主要是不飽和脂肪,與動物油相比,算是“健康”的油。

因為這層米糠的存在,糙米就含有更多現代人容易缺乏的營養成分,而升糖指數也要更低一些。所以,一般而言,糙米比精米更加“健康”。當然,糙米飯口感也比精米明顯要差。

早、中、晚稻

根據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的不同,水稻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早稻的生長期最短的只需要90天,而晚稻最長的可以達到170天。不同的生長期,對於大米的口感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一般而言,早稻大米的口感不如中稻和晚稻。

單季、兩季、三季、再生稻

單季稻、兩季稻、三季稻分別指一年之中可以種植一季、兩季和三季的水稻。這不僅取決於水稻品種,更取決於種植地區的氣候。而再生稻則是種植一次,收穫一次之後,利用剩下的根和莖再發育收穫一次的水稻。再生稻是品種、氣候和種植技術綜合作用的結果。

總體而言,這些分類主要是跟生產有關,對大米的口感有一定影響,但營養價值沒有值得糾結的差別。

而大米的口感如何,還會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一篇會詳細介紹什麼因素會影響大米的口感、味道和香氣),消費者直接針對大米去買比較是最合適的,沒有必要去糾結它到底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黑米和紫米

黑米和紫米是因為顏色而得名的。它們本身可能是粳米,也可能是秈米。

冷知识:粳米、紫米、香米、大米、小米……一文说清各种米

它們是選育出來的特殊品種,米的表面有大量的花青素。因為花青素的具體種類和含量不同,有的呈現黑色,有的呈現紫色。花青素是水溶性的,所以泡在水中會出現“掉色”的現象。根據水的酸鹼性不同,顏色還會出現一定的變化。

花青素是著名的抗氧化劑,許多“健康食品”都以抗氧化劑為賣點,所以黑米和紫米也被當做“健康食品”,從而賣得更貴。市場上可能有不法商販用色素染色,而許多人把在水中掉色作為“假黑米”“假紫米”的鑑別標準。但是就像上面介紹的那樣,其實真的黑米和紫米也是會掉色的。

不過,染出來的顏色跟黑米紫米的掉色方式不太一樣。真正的黑米和紫米,顏色由米粒的外表向內部變淺,在水中揉搓會掉色,但米的顏色只會變淡。

而染出來的顏色,如果用的也是水溶性色素,那麼掉色之後米粒可能會變成白色;如果是油性色素,那麼就不容易掉色,使勁揉搓掉色之後,米粒上的顏色可能出現不均勻的白點。

大米和小米

在植物分類上,各種大米都是同屬同種的“血親”,同歸於禾本科稻屬水稻種之下。

冷知识:粳米、紫米、香米、大米、小米……一文说清各种米

而小米屬於禾本科狗尾草屬,在“屬”那一級就與水稻不在同一個屋簷下了。小米在中國的種植歷史更為悠久,古人稱之為“粟”,植物叫做“禾”。

到了現代,北方把它叫做“穀子”,出來的糧食叫做小米。而在四川等地,“穀子”則是指水稻和稻穀。跟大米相比,小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要高一些。

香米

香米是根據其風味特徵來命名的,更多是一種傳統和習慣的命名。不管是秈米、粳米還是糯米,都有稱為“香米”的品種。

陳米和新米

大家都反感陳米,喜歡新米,希望有“分辨陳米”的方式。理論上說,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大米的光澤和香氣會有所下降,煮出來的米飯在口感和風味上也會有所不如。

但只要沒有發黴變質,那麼澱粉、蛋白質和礦物質,就不會有什麼變化;有些種類的維生素會下降,不過大米本身也不算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所以對營養的影響也就不算大。

如果陳米保存條件不好,導致發黴,那麼可能導致黃麴黴毒素的含量上升。所以發黴的陳米哪怕是自己放發黴的,也最好就不要吃了。

大米的光澤與香氣會除了受到保存時間的影響,還跟大米品種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是同一種米,把新鮮的和陳的放在一起,那麼或許不難分辨:光澤明亮、氣味清香的就是新鮮米;光澤晦暗、沒有香味甚至有黴味的,就是陳米。

如果不是這樣的“對比”,那麼根據其外觀和香氣等感官標準,就很難判斷它存放了多久。而且,米在存放中“變陳”的速度,時間只是一個方面,保存條件也至關重要。即使是同樣的保存時間,在不同的保存條件下,有的米會“很陳”,而有的米可能“宛如新米”。

對於消費者來說,重要的是去看看米的外觀和香氣是否令人滿意,而不是去糾結它是“新”還是“陳”。當然,如果是規範渠道購買的包裝大米,會標出生產日期。

儘管這個生產日期是指生產大米進行包裝的日期,而不是水稻收割的日期,生產日期比較近的大米一般還是會更“新”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