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星到奧林巴斯 撤離深圳的必然與警惕

從三星到奧林巴斯 撤離深圳的必然與警惕

近來,兩大國際巨頭“撤離”的消息,讓深圳引發產業界關注。

5月7日,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最高負責人小松享,通過廣播向全體員工正式宣佈,深圳工廠5月7日起停產停工。此前,有消息曝出,三星位於深圳的工廠已經整體裁撤,公司297個員工全部簽署協商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協議,涉及的補償款超過4400萬元。

對於深圳來說,企業的來來去去再正常不過,倘若不是涉及國際產業巨頭,應該也不會有如此波瀾,總體來說,從三星到奧林巴斯,將工廠撤離深圳都是時代發展再必然不過的事情,不過在這背後,還是應當以居安思危的思維保持警惕。

從三星到奧林巴斯 撤離深圳的必然與警惕

撤離背後的四個必然: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必然、城市產業發展趨勢必然、城市土地價值利用必然、企業城市佈局調整必然

1. 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必然:其實無論是三星還是奧林巴斯,所謂撤離,都只是將生產工廠關閉,而關閉背後的最主要原因,簡單說,就是沒競爭力了。正如媒體報道,三星在華市場,通訊設備領域始終打不開局面,手機等消費終端市場份額也在不斷下滑。奧林巴斯則是受世界範圍內產業份額縮減和中國整體環境影響,加之深圳工廠設備老化的多重因素。因為,無論三星還是奧林巴斯,此時關閉深圳工廠都是市場競爭所迫的自然選擇罷了。

2. 城市產業發展趨勢必然:深圳早已對標“硅谷”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2015年更是定位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從城市發展定位而言,一些附加值更低的生產製造型產業的轉移是必然,其實也在持續進行中。近些年,眾多加工製造型企業陸續在轉移出深圳,而同樣也有更多創新型企業誕生於深圳,而深圳的整個產業和經濟格局仍然在不斷轉型升級中,從城市角度來說,部分工廠的淘汰也是必然,這與屬於哪個企業沒有必然聯繫。

3. 城市土地價值利用必然:2017年,來自深圳官方信息就顯示,深圳人口密度全國最大,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8000人;而同時深圳人均土地佔有面積遠低於全國人均水平。國土開發強度接近50%,已基本沒有可供成片開發的土地。而這也成為深圳土地供應緊張和房價高企的重要因素,而三星和奧林巴斯關閉工廠所處區域,均是寸土寸金的南山高新園區,實際上早已更多變成商業中心、研發基地或是總部基地,關閉工廠改做他用,也是迎合城市土地價值利用的趨勢。

4.企業城市佈局調整必然:上面已經提到過,三星和奧林巴斯工廠所在地,,均是寸土寸金的南山高新園區,實際上早已更多變成商業中心、研發基地或是總部基地,這其中既有政府規劃引導因素,也有企業主動選擇因素。對於企業來說,高科技產業集聚的深圳,越來越多的承擔都是總部(區域總部)運營智能或者研發(區域研發)創新智能,生產製造型佈局向其他區域轉移的趨勢將不會改變。

從三星到奧林巴斯 撤離深圳的必然與警惕

三個警惕:警惕城市產業空心化、警惕城市發展地產化、警惕企業出走規模化

1.警惕城市產業空心化:這一點,深圳目前應該還是無憂的。但無憂不能無遠慮。眾多城市都曾經歷過低端產業轉移,高端產業發展,最後卻導致產業空心化,實業虛擬化的結果。面對三星、奧林巴斯等國際巨頭工廠的關閉,如何用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替代其留下的空間,是必須且急迫的任務的。

2.警惕城市發展地產化:目前企業出現外遷或撤離的現象,用房成本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近年來深圳從土地到住房,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上升,從而形成了對部分企業成本的剛性約束,倒逼部分附加值低的企業外遷。許多原有工業用地也就紛紛轉型為商業或住宅用地,一方面這些轉變帶來了深圳房地產供應量,但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地產發展導向。而一旦地產導向過渡,極容易出現前面提及的城市產業空心化。因此,不可不防。

3.警惕企業出走規模化:三星和奧林巴斯工廠關閉的背後,雖是發展必然,但必須重視其可能帶來的連鎖作用。比如近年來,華為要出走深圳的傳言就曾不絕於耳,雖然華為不斷闢謠,但華為也確實正在東莞的松山湖開始更大布局。對於城市發展而言,除了看到部分企業出走背後的市場和城市發展必然性,也要高度重視部分企業出走背後的綜合成本等因素的作用,從而避免因為忽視成本因素而造成的企業規模化出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