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從日俄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對損失一定要縮水處理,對戰績一定要大刮浮誇風。事實上,假如沒有謊報戰績發酵出來的自大情緒,憑日本一個蕞爾小國,豈敢萌生稱霸世界的野心?豈敢主動向美蘇等超級強國尋釁?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謊報非但不會受到懲罰,還可以使各級人員立功受賞;將假消息發表在媒體上,日本老百姓看了也歡喜。所以說,謊報戰績是一件舉國皆歡的事,何樂而不為?

1944年10月,美軍哈爾西將軍率領的第三艦隊,對臺灣的日軍港口和機場進行了連續空襲,日軍駐臺灣的第六基地航空隊進行了頑強的反擊。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在連續3天的空戰中,美軍“堪培拉”號重巡洋艦、“休斯頓”號輕巡洋艦受重創,失去自航能力,損失飛機89架,而取得的戰果是:擊毀日軍陸基航空飛機、艦載飛機600餘架,擊沉日軍艦船26艘,幾乎將日軍最後一點海空軍家當打光了。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沒想到,日軍大本營竟然將一場大敗當成大捷,還鄭重其事地發佈了所謂“福摩薩戰役的公報”,宣稱:擊落美軍飛機112架,擊沉美軍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或驅逐艦1艘,重創美軍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或驅逐艦1艘,擊沉艦種不詳艦隻13艘,其他被擊中起火的艦隻不下12艘。

己方損失是:312架飛機“未能返航”。所謂“未能返航”,相當於陸軍的“失蹤”,不一定都損失掉了,可能還能返回一部分。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假設“公報”的數字屬實,美國海軍已經遭到毀滅性打擊,在造出新艦之前,對日本是沒有威脅了!為此,裕仁天皇親自給有功人員頒獎,日本新任首相小磯當眾宣稱:“勝利就在眼前了!”“公報”一出,日本舉國歡騰,世界瞠目結舌。

美軍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將軍看了“公報”,哭笑不得,馬上發了一條電文湊熱鬧“第三艦隊被東京電臺擊沉或者重創的艦隻都已被搶救,目前正朝敵人方向高速撤退”。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日本自欺欺人的做法,到頭來從高層到基層,誰都不瞭解真實情況,非吃大虧不可!在馬里亞納戰役中,日軍慘敗,跟造假關係極大。

戰役之初,美軍出動艦載機,空襲了馬里亞納群島的日軍機場,擊落、擊毀日機147架,幾乎將各島嶼的日軍航空兵力全部消滅。駐島日軍指揮官因面子作祟,沒有將情況如實彙報,13軍大本營以為群島上的陸基航空飛機完好無損。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為了爭奪馬里亞納群島,日軍出動大量戰機,準備跟美軍決戰。日軍的計劃是:先以馬里亞納群島的陸基航空兵攻擊美軍,再以航母艦載機從超遠距離起飛,完成空襲美軍艦隊的任務後,在馬里亞納群島的日軍機場降落,這樣可以使日軍艦隊處於美軍的攻擊半徑之外。

這個計劃蠻有想法,未知勝,先防敗;進可攻,退可守。假設完全實施,至少不會吃大虧。但日軍的陸基航空力量已不復存在,機場也不可控了,所以這注定是一個失敗的計劃。最後,美軍以微小代價,擊沉日軍航空母艦3艘、油船2艘,擊傷航空母艦3艘,擊傷戰列艦、巡洋艦和油船各1艘,擊落、擊毀日機600多架,擊沉日軍潛艇20艘。

“謊報戰績、欺上瞞下、虛報數字”的臭毛病,其實是日軍的老傳統

在二戰中,對日軍乃至整個日本來說,謊報戰績或許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鴉片”。然而,靠“鴉片”提神,會有好結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