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村水環境提升標準高於城區

“這條河的主要汙染源是什麼?要通過研究過去一年來每個月的水文監測數據瞭解河道汛期流速,以便於制訂生物治理方案……”

9月28日,孫家壩河水環境整治工程專家諮詢會現場,江寧區谷裡街道、工程設計單位,來自南大、河海大學等幾家高校的水環境專家圍坐會議桌旁,研究整治方案。

孫家壩河全長1200米,是一條農村小河溝,目前水質為Ⅳ類—Ⅴ類。一條農村小河溝的整治,方案要反覆研究、論證,這在南京並不是個案。儘管是農村河道,但治理要求卻比城區更高。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隨著農村水環境的提升,這樣的美景正在南京市越來越多的農村實現。

待整治的河道水質已達景觀水要求

南京農村水環境提升標準高於城區

孫家壩河流經谷裡街道集鎮,下游匯入板橋河,後者是一條省考通江河道。

這條河是谷裡街道集鎮上的一條景觀河,雖然還未啟動水環境提升整治,但顏值已經驚豔——河水清澈透明,沿河的天然溼地水草豐盛,引來白鷺棲息,河道最寬處在谷里科創中心前,水面如鏡,景色宜人。

谷裡街道河長辦負責人嚴華踐介紹,孫家壩河雖然即將啟動水環境提升,但水質並不差。“2016年,經過清淤、截汙,孫家壩河就已經告別黑臭,水質達到景觀水要求。”他說,現在將其納入水環境提升整治計劃,是因為其下游板橋河按照通江河道省考要求,水質要提升,因此孫家壩河必須達標Ⅳ類水才能保證板橋河水質穩定。

江寧區祿口街道南夏小水庫近期完成了整治,水庫旁的一些菜地、養殖場被清理,水面看起來波光粼粼,風景秀美。

“雖然是進行整治,但這種整治是錦上添花。”祿口街道環保所所長遲承海說,這兩年街道通過農村環境整治和當家塘、河道疏浚,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全街道沒有一個黑臭水體,超過80%的池塘、河道水環境已經提升至Ⅳ類—Ⅴ類。

汙染源比城區少,農村河道更乾淨


南京農村水環境提升標準高於城區

在南京,農村河道水質普遍好於城區。

以孫家壩河為例,嚴華踐回憶,過去河道上游有畜禽養殖汙染和村莊生活汙水汙染,不過在2016年畜禽養殖整治行動中,河道上游的一處養豬場被整體關閉,沿河村莊有的完成了搬遷,有的在農村環境整治中進行了雨汙分流,在面源汙染得到控制後,河道水質明顯提升。

“城區河道的汙染源較多,生產汙水、生活汙水、地表徑流、截汙管道雨後漫溢等等,一些河道幾乎成了下水道。”市水升辦人士說,這樣的汙染情況在農村很少見到,“農村地域廣闊,人口居住分散,遠不如城區密集,地面硬化比城區少,自然地面本來就有滲透淨化作用,加上生活汙染少,所以農村河道黑臭現象不多。”該人士說,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263”專項行動中,美麗鄉村和規劃保留村都要實施雨汙分流,配建村汙水處理廠,一大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和畜禽養殖場被關停,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明顯控制。


農村河道整治標準走在城區前面

“城區在消除黑臭水體時,農村水環境可能已經消除劣Ⅴ類,可以說,農村河道的整治標準是走在城區前面的。”市水升辦專家說。

2016—2017年,南京率先在建成區啟動消除黑臭水體行動,農村水環境整治同樣在進行——控制農業面源汙染、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鄉村振興戰略中,環境改善是重要的一部分。市水升辦人士介紹,農村河道大多汙染程度並不嚴重,按照南京整體水環境提升的要求,這些河道治理要求會更高,“比如城區河道告別黑臭是第一步,到2020年的要求是消除劣Ⅴ類,但有的農村河道可能整治之前就已達到Ⅴ類水了,要提升水質,當然要以Ⅳ類甚至更高標準為要求。”

按照三年治水行動計劃,2018年南京要在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南京列出了150條河道的任務清單,郊區的黑臭水體比城區少。”市水務局專家介紹,南京非建成區黑臭河道有8條,此外還有99個農村黑臭池塘,任務清單比建成區少得多。根據水務部門的最新統計,8條黑臭河道已有2條完工,另外6條最快下個月可全部完工,99個農村黑臭池塘有89個已基本完成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