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之十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占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居世界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一)經濟增速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1979-2017年,我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9.5%,明顯高於世界同期2.9%的平均水平,也高於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同期平均水平。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在國家推動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中國實現了6.9%的增長,遠高於世界3.0%的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躍居全球首位。

1979-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4%,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特別是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總量指標躍居世界前列

(一)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

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第11位;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在此後穩居世界第二位。我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計算,2017年,我國GDP為120146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5%,比1978年提高了13.2個百分點。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二)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穀物、肉類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1978年到2016年,我國穀物、花生、茶葉產品產量由世界第二位上升至世界第一位;肉類由第三位提高到第一位;甘蔗產量由第十位提高到第三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提高,相繼步入世界前列。其中,粗鋼、煤、發電量、水泥、化肥產量分別由1978年居世界第5位、第3位、第7位、第4位、第3位躍居2016年的世界第一位;原油產量由第8位上升到第5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三)對外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額躍居世界前列。

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一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並於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持續增長,佔世界比重不斷提高。1978年居世界第29位,2013年我國貨物進出口貿易額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2014-2015年保持第一。2017年,我國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41045億美元,重回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的比重由1978年的0.8%上升至11.5%,提高了10.7個百分點。2012-2017年,我國進口總額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我國進口需求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復甦做出了突出貢獻。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不斷邁上新臺階。1982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34位,2000年上升至世界第十一位,2013年上升至第三位,2014-2017年穩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6957億美元,佔世界比重為6.7%,比1982年提高了6.1個百分點。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四)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居世界前列。

對外直接投資躍居世界第三位。1982-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為25.8 %。1982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居世界第28位,2000年居世界第33位,2013-2015年穩居世界第四位。2016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961億美元,首次躍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在全球投資不確定性增加、國內對跨境資本監管力度加大的大環境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246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躍居世界第二位。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1979-201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年均增長46.1%。1979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居世界第122位,2000年上升至世界第八位,2013-2014年穩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310億美元,回升至世界第二位,比1979年提高120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五)出境旅遊人數和境外旅遊支出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出境旅遊人數穩居世界第一位。1995-2016年,我國出境旅遊人數由0.05億人次升至1.35億人次,年均增長17.6%。1995年我國出境人數居世界第17位,2003年首次進入世界前十,居世界第九位,2013年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2014-2016年穩居世界第一位,是全球最大的出境遊市場。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我國出境旅遊支出大幅增長。1995-2016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我國出境旅遊支出也大幅提高。1995年我國出境旅遊支出居世界第25位,2000年上升至世界第八位,2013年居世界第二位,2014-2015年穩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國出境旅遊支出額為2611億美元,比1995年的37億美元提高了2574億美元,增長69.6倍,居世界第一位,比1995年提高24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和國際旅遊收入逐年增加。我國接待入境旅遊人數穩步增長,國際旅遊收入大幅增加。1995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居世界第五位, 2013-2016年穩居世界第四位。2017年,我國接待入境過夜外國遊客607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國際旅遊收入達1234億美元。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六)現代基礎設施建設領跑世界。

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公路通車總里程47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萬公里,位列世界第一。

人均國民總收入大幅增加,民生指標位次明顯前移

(一)人均國民總收入(GNI)不斷邁上新臺階。

1978年,我國人均GNI為200美元,遠低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2016年提高到8250美元,遠遠高於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也大幅縮小。1978年,我國人均GNI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0.3%,2016年提高到80.0%,上升了69.7個百分點。在世界銀行公佈的人均GNI排名中,2016年中國排名第95位(共計217個經濟體),比1978年(共計188個經濟體)提高80位。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二)教育文化、醫療衛生水平明顯提升。

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1978-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從0.7%提到43.4%,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比中等收入國家高出10.1個百分點,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7個百分點;中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78年的54.9%提高到2015年的94.3%,2015年我國中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6.5個百分點,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嬰兒死亡率顯著降低,預期壽命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嬰兒死亡率逐年降低。2016年,嬰兒死亡率由1978年的53.0‰降低到7.5‰,降低了45.5個千分點,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顯著低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2015年,我國預期壽命達到76歲,比1978年提高了10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4歲,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歲。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居民醫療衛生條件持續改善。2015年,我國享有衛生設施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76.5%,比1990年提高29個百分點,超過中等收入國家65.4%的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我國居民清潔飲用水已基本實現全民覆蓋。2015年,我國享有清潔飲用水源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95.5%,比1990年提高28.6個百分點,已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40年: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三)我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為世界減貧做出巨大貢獻。

按照我國現行農村貧困標準(2010年價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測算,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7億,貧困發生率為97.5%。2017年年末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比1978年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3.1%,比1978年下降94.4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2.4個百分點。我國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40年來,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各種重大挑戰,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明顯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儘管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在全球來看仍然是較高增速。在國際形勢日益複雜的大環境中,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將面臨一些困難和阻力。但我們堅信,只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主動適應國際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就一定能實現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注:[1]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數據來源於世界銀行)是用不考慮年齡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除以正式相當於高等教育的年齡組的人口,再乘以100來計算的。

(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