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我國著名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文俊院士

日前,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最新一屆擬授獎名單正式公示。

根據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官網信息,本次評選共收到329個申報項目。其中,110個申報項目進入會議初評和終評答辯,擬對70個成果授獎,公示日期從10月8日到10月20日。

在本次公示名單中,包括深圳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等11家AI創業公司入選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作為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能夠參評並最終入選名單的企業實屬不易。據《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等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各個企業如想參評,必須具備三大條件:

1、創新性突出:公司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較強的持續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掌握了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的產業關鍵技術及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2、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顯著:公司的技術創新工程經過兩年以上的實施和應用,主要技術及產品市場佔有率較高,產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且每年新技術或者新產品的收益增長比例較高,實現了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市場價值。

3、推動行業或產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通過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的開發、創新和集成,形成、拓展了產業鏈,發揮了較強的輻射和帶動效應,提升了產業及行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或者產品的更新換代,形成了較大生產規模、較高生產水平和較強的配套能力。

雷鋒網瞭解到,目前該獎項授予實施和完成技術創新工程的項目企業,一個項目只匹配一個企業單位,已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獎勵的單項技術或者產品,可以作為企業技術創新工程實施效果和效益的證明內容。

從某種程度上講,誰能夠獲得這一獎項,就意味著該公司已經被列入最值得關注的中國AI創業企業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在該名單中,雲天勵飛還是十一家入選單位中唯一一家深圳區域內的AI獨角獸企業。

動態人像識別領域的獨角獸

提到雲天勵飛,業內人士應該不會陌生。在“AI+安防”的諸多玩家中,雲天勵飛是一股較為重要的新興力量。

這家成立於2014的AI創業公司以安防立身、芯片立命,短短四年,已經成為動態人像識別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在 AI + 安防領域,雲天勵飛是絕對的先行者。

毫不誇張地說,在AI技術落地安防行業的應用過程中,雲天勵飛貢獻不小。在公司成立之初,整個市場對於AI技術發展路徑還較為模糊時,其兩位聯合創始人陳寧博士以及田第鴻博士便確立了雲端異構的技術發展路線。

這一路線的工作邏輯是:將 AI 算法植入前端智能攝像頭,對人像進行檢測和特徵值提取,然而把數據上傳到雲端,由雲端的多個人像引擎進行對比搜索和決策處理。這種雲端一體的處理方式,可以降低網絡帶寬要求,加快處理速度,也降低後臺處理成本,同時還能夠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

2015 年,在公司成立一年多的時間裡,雲天勵飛打造了一個基於前端抓拍和雲端搜索的人像智能系統,並在深圳龍崗區部分區域部署了 108 路攝像機,通過人像搜索實現識別;上線不到三個月,就協助破獲了兩起兒童拐賣事件。

由此,基於 AI+安防領域的雲端異構技術路線的可行性被得以證明。

如今雲天勵飛已經在深圳佈局了全球第一套能夠做到城市級的秒級人臉檢索視頻監控系統“深目”, 並且把這套系統擴展到了全國多個省市。

截至 2018 年 9月,雲天勵飛已經建成在網前端設備 20000+路,動態人像的數據量也超過 150+億張,協助警方破案 6000+起。對國家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的支撐作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在深圳市公安局下轄的十個行政區域分局內,已經有八個接入了雲天勵飛的前端攝像頭,而且未來雲天勵飛的相關解決方案會覆蓋到其餘的兩個分局區域內;另外還有機場、公交兩個比較重要的專業分局也是雲天勵飛的客戶。

可以說,通過旗下的“深目”人像智能平臺,雲天勵飛實際上已經幫助深圳市公安部門成功打造出一個基本覆蓋整個深圳市域的 AI + 安防系統。

除此之外,雲天勵飛的產品已經被複制到了北京、上海、杭州、青島、河南等80多個城市及東南亞等國家。

高速發展“秘訣”

如果說在擠滿玩家的CV賽道“危機四伏”,雲天勵飛緣何能夠在這個稍顯禁錮又炮灰滿滿的傳統領域一路挺過來,並且成為一頭名副其實的AI獨角獸。

在雷鋒網看來,主要得益於其自身夠寬、夠深的護城河。

“AI+安防”絕不是一個平靜的戰場,為了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地位,各路廠商都迫切希望構建自身的護城河,而云天勵飛的護城河則是“算法+芯片+數據”。

雲天勵飛將自己定位成“動態人像識別的領導者”。雲天勵飛CEO陳寧認為,“‘算法+芯片+數據’的閉環生態是雲天勵飛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由於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成熟以及資本的青睞,創業公司在算法層面的差距越來越小。“如果只是守著那一畝三分地,遲早要被行業淘汰。因此,我們的核心優勢不僅僅是算法,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算法、芯片和數據三個要素的公司。”

此前安博會上,雲天勵飛表示已經研發第二代IPU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為客戶提供“芯片+算法+數據+應用+服務”端到端的視覺智能解決方案,預計今年年底商用。

雲天勵飛的芯片設計是ASIP專用指令集處理器設計,指令集針對CNN算法特點深度定製,靈活度高;可以滿足深度學習算法的快速演進要求,當算法發生變化時,同樣可以通過編程重構,實現新的算法;此外,基於處理器芯片,雲天勵飛還可以提供完整的全棧工具鏈,滿足主流神經網絡框架下算法的快速部署。

人臉識別技術方面,雲天勵飛已經完成動態多場景魯棒識別,利用最新的對抗學習技術讓複雜場景識別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針對動態人臉識別應用場景和高精度算法優化,雲天勵飛可以實現高能低耗,滿足專業、複雜監控場景下的動態人臉識別準確度要求。由於芯片能力的加持,已經能夠使用單個嵌入式設備完成百萬級以上的識別任務。

作為目前中國計算機視覺頭部企業之一,雲天勵飛正以‘算法+芯片+數據’的閉環生態為國家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做出積極貢獻。與此同時,其以包括在安防、零售、交通等領域取得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創新使得此次入圍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實至名歸。

關於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唯一以吳文俊院士命名,依託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由國家級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起主辦,國際知名IT企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捐資,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核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國科獎社證字第0218號)正式設立,被外界譽為“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

該獎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為方針,獎勵在智能科學技術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目前在我國從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研發、生產、應用、推廣的企業和機構,從事智能科學技術教學與研究的高校與科研院所或院士專家,均可通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官網平臺申報該獎。

目前該獎項已經形成了廣泛的盛譽和影響力,吸引了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以及騰訊、百度等700餘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的眾多項目參與角逐。迄今已成功舉辦七屆評審及頒獎活動,為不斷推進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的創新與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吳文俊是我國著名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開創的數學機械化在國際上被譽為“吳方法”。此後人工智能、並聯數控技術、模式識別等諸多領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背後都有數學機械化的廣泛應用。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附完整名單: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深圳唯一入選“吳文俊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名單”的 AI 獨角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