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縣:「331+」:爲脫貧注入新動力

正宁县:“331+”:为脱贫注入新动力

時下,走進正寧縣永正鎮老林果業專業合作社,枝繁葉茂的果樹上蘋果長勢喜人,果園裡工人忙著鋤草、噴灑農藥,果園管理井然有序進行。今年,永正鎮果園管理項目以老林果業合作社為引領,採取“331+”為主要內容的“三變”改革模式,村黨支部、合作社、一般農戶、貧困戶四方聯動,通過創建完善運行機制、創新運營模式,實現集體增收、企業增效、群眾致富。

該鎮將有流轉或託管意願的69戶農戶的347畝果園全部流轉或託管給老林果業合作社統一經營,雙方簽訂了流轉託管協議,按照協議雙方進行分紅,合作社進行農資統一配送,技術統一指導,產品統一銷售。在全鎮範圍內組織由果農組成的專業技術服務隊1支,統一指導果園生產,對現有的農機具、果園耕作管理等農用機械進行篩選,組建成立了集施肥、噴藥、除草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業機械服務隊1支,開展果園管理服務。

“我在老林果業專業合作社做工5年了,每年可以收入3萬元,農閒時還可以經營家裡的5畝果園,這幾年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合作社工人範佔平說。

範佔平是五頃塬鄉西頭村的貧困戶,家裡有3個兒子,孩子們上學的花費大,家裡生活困難,他只能外出打工。2014年,範佔平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老林果業專業合作社打工,結果一年掙了3萬多元,他還能經營自家的5畝果園,收入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在這裡他一干就是5年,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掙150元,一年下能掙3萬元,在家門口打工,方便又實惠。”永正鎮南住村村民高叢星說。

同時,合作社加強集體領辦入股,由各村黨支部牽頭,對全鎮無致富產業的613戶貧困戶和涉貧農戶按照戶均5畝的標準進行土地流轉,建辦了村級集體經濟,並與老林果業合作社建立聯動機制。縣上將300元/畝的產業幫扶資金統一投放到集體果園,前5年實行煙果、菜果、藥果等低稈作物套種模式,套種收入交由村委會管理,除用於支付土地流轉及耕作、農資購買等費用之外,每年付給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的20%,到第5年全部付清。果園掛果後,縣上投放的300元/畝產業幫扶資金作為貧困戶股金,根據經營狀況,繼續按照2:8的比例進行分紅。

[email protected]

電 話:

0934-59257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