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252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享年七十一歲,傳位給太子孫亮。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上臺掌權,首先廢除了特務政治,並且在濡須附近修建東興堤,左右各建一城,派兵駐守,以防曹魏趁喪發兵。那麼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聰明人就是聰明人,諸葛恪所料一點兒不差,諸葛誕聽說孫權駕崩,立刻上書司馬師,提議征伐東吳。於是當年十一月,曹魏派徵南大將軍王昶、鎮南將軍冊丘儉和徵東大將軍胡遵三路發兵,分別進攻南郡,武昌和東興。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諸葛恪

諸葛恪急率四萬兵馬援救東興,先鋒官是老將丁奉,字承淵。這位丁老將軍只帶了三千人馬,一路疾行,短短兩天就趕到了東興,派出探馬去偵察,回報說魏將胡遵正在擺宴飲酒哪—這時候天降鵝毛大雪,胡遵心說氣候這麼惡劣,吳軍鐵定趕不過來,所以絲毫也不加防備。丁奉就利用這個機會,下令士卒們脫掉鎧甲,扔掉長矛,光著膀子只戴頭盔,手持短刀,沿堤而上。魏軍見此情景,紛紛嘲笑吳軍的狼狽樣兒,根本不放在心上。誰想丁奉軍一鼓作氣地直衝到面前,瞬間就把曹魏前軍給打垮了。吳將呂據這時候也率兵趕到了,兩下夾攻,胡遵大敗而走。王相、冊丘儉聽說東路軍敗了,不敢戀戰,也只好燒營退兵。就這樣,東吳避免了次大危機,主帥諸葛恪的聲望如日中天。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孫權去世的時候,把繼承人孫亮託付給了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太常膝胤、將軍呂據和侍中孫峻—一歷史將證明孫權老眼昏花,找來的全是一票禽獸。首先是孫弘,他素來跟諸葛恪不對付,孫權屍體還沒有涼,就打算髮動政變,幹掉諸葛恪,可惜陰謀敗露,自己先掉了腦袋。其次是諸葛恪,他仗著老子諸葛瑾的威名,又帶領丁奉等將在東興打敗了魏軍,威信呈直線上升,這個得意啊,腦子一熱,就打算北伐中原。世傳諸葛亮兩篇《出師表》的第二篇(《後出師表》),史學界對其真實性直存有懷疑,有些專家就認為是諸葛恪為了給自己北伐編理由和造輿論而假借二叔的名字偽造的。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東吳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不顧群臣的反對,一意孤行,率軍北上,包圍了合肥新城。連幾個月,城池都不能攻克,士卒疲憊,加上大熱天喝水不乾淨腹瀉和腳氣等各種病全都流行開來了,死者無數。各營軍官來報說兵力不足,無法繼續進攻,諸葛恪認定他們是在故意搪塞,拔劍就要砍人,結果誰都不敢再把真實情況告訴他了。諸葛恪這種傢伙,越是失敗,就越是脾氣大,還遷怒他人,將軍朱異說了幾句怪話,立刻就被解職,都尉蔡林苦勸他不聽,乾脆投降曹魏去了。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三國殺中的朱異

司馬師從蔡林口中得到吳軍的真實情報大喜過望,立刻派發救兵——諸葛恪被迫後撤。本來這樣已經很丟臉了,諸葛恪還嫌自已名聲臭得不夠快。一路上傷兵哀號,他竟然跟沒看見一樣,神情坦然自若,離開合肥後,還先去長江上某小島住了一個月避暑,又計劃在尋陽置辦田產。朝廷屢次發詔,催著回師,他才緩緩而退,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彷彿這回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度假的。回到首都建業以後,諸葛恪還沒完沒了,先是責罵中書令孫弘:“你們怎麼競敢草擬詔書,反覆給我下退兵命令?!”又把各衙門的官員來個大換血,連皇帝的禁衛部隊也全都換上自己的親信。然後整備糧草,打算再度北伐。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司馬師

這一來,大家可全都急了,第三個禽獸孫峻就此登場。孫峻跟吳主孫亮合謀,打算趁請諸葛恪吃飯的機會,把他宰了拉倒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瞭解到部分內情,悄悄透露給諸葛恪,諸葛格才走到宴會廳門口,聞訊掉過頭就打算離開,正巧撞上太常膝胤。膝胤是不知道這個陰謀的,可是間接當了幫兇,他對諸葛恪說:“你大老遠回來,還沒有拜見皇帝。今天皇帝開宴會請你,你都走到這裡了怎麼能退回去呢?身體不舒服嗎?請多堅持一會兒吧。”諸葛格也沒主意,心說我怕誰啊,多堅持一會兒就多堅持一會兒吧,結果這一堅持,直接堅持掉了他的小命。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孫峻

諸葛恪是很聰明,但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別人都比自己傻,自己沒啥不敢幹的,最終鬧了個滿門抄斬。孫峻字子遠,乃是孫堅兄弟孫靜的曾孫,這一支遠房親戚本來就沒什麼號召力,加上他本人刻薄寡恩,雖然因為主謀宰了諸葛格面執掌大權卻仍然威信不足。為了鞏固權力,他一方面拉攏太常膝胤,一方面大開殺戒,靠下刀子狠來讓大家都怕他。殺人不怕,你自己倒立身正一點兒這小子可不,驕橫跋扈,甚至淫亂宮幃,還和公主孫魯班(孫權步夫人生兩女,老大叫魯班,字大虎,老二叫魯育,字小虎)私通。將軍孫儀等人想要搞政變謀殺他,自己反而掉了腦袋一這一大案害死了許多人,包括孫魯班的妹妹孫魯育。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照孫峻這德性,又是第二個諸葛恪,不過他的命實在太好啦,才三十八歲就病死了,把諸葛格的命運轉嫁給了堂弟孫緋。孫琳上臺的時候只有二十六歲,比孫峻更加沒有威望,但也更加驕橫殘暴。騎將軍呂據聽說這個小年輕掌握了國家大權,怒不可,聯滕胤,共討孫綝。孫綝還想像老哥一樣拉攏膝胤呢,一方面派文飲、劉纂,唐許等將領兵攻擊呂據,一方面封膝胤做大司馬,讓他鎮守武昌,攻擊叛軍。膝胤不知道怎麼的腦袋一昏,不但不接受孫綝的命令,反而宰了派來勸他的左將軍華融和中書丞丁晏,公然在建業城內勒兵對抗。

司馬懿去世的第二年,吳大帝孫權終於一命鳴呼,江東大亂

當天晚上,有人勸膝胤攻擊皇宮蒼龍門 勹,說各軍士兵一定會離開孫繼投奔大人您的—他孫琳算什麼東西!可是膝胤拒不聽從,只是向手下士兵們宣佈:“呂據將軍已經離京城很近啦,他一來咱們就發起總攻。”士兵們意氣風發,可是左等呂將軍不來,右等呂將軍不到(早就兵敗自殺了)等到天亮,等來了孫綝的大兵。於是膝胤戰死,家族全部被砍光一這是孫權的最後一個託孤重臣,除去孫峻,全都不得好死,而孫峻的下場呢,最後要落實在孫綝頭上。好了,我們今天的分享就說到這裡了,感謝您能夠把文章全部看完,您的閱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們下個故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