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我們要搞自己的大飛機

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我们要搞自己的大飞机

中國航空報訊:顧誦芬高度重視對航空領域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的跟蹤研究。在離開科研設計一線崗位後,他的視野變得更為廣闊,關注的領域擴展到了大型運輸機和客機。

回顧我國民用飛機(包括大飛機)的發展歷程,顧誦芬講道:“我們醞釀搞民用飛機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我在601所也積極主張探索民用飛機的發展途徑。”2000年2月,國務院召開專門會議,決定發展支線飛機,明確提出“本屆政府不考慮大飛機問題。”而與之同時,也有高層領導表示,“2000年幹不出大飛機,死不瞑目。”2000年9月28日,運10飛機首飛20週年紀念會在北航召開。運10成為航空工業發展過程中一個富有爭議的焦點。

面對這樣的形勢,顧誦芬很憂慮。他與業內外專家和廣大群眾熱愛中華民族、希望國家強盛的激情是相通的;上民機、上大飛機使祖國成為航空強國,更是他作為一個有著院士、全國人大常委頭銜的航空科學技術領軍人物和資深飛機設計師所夢寐以求的。但在多年的飛機設計師生涯和作為航空學會常務理事以及長期關注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經歷中,他看到了航空工業發展中太多的問題。如何按照科學規律辦事,探索一條適合國情的發展途徑?成為他在這一段時間裡思考最多的問題。

經過與王大珩、師昌緒等院士的多次商談後,中國科學院在2001年2月25~27日,召開了以“21世紀中國航空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為主題的第159次香山科學會議。會議圍繞我國航空工業的若干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向國家最高領導層提出了《抓緊時機振興我國航空工業》的建議,強調必須將航空工業置於國家戰略產業的高度,像抓“兩彈一星”一樣,將我國航空工業抓上去。

香山會議之後,顧誦芬提議開展諮詢課題研究。2001年6月,在王大珩、師昌緒、顧誦芬的倡導下,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和中國工程院機械運載學部成立了以院士為主、吸收行業內外專家參加的我國大型運輸機發展戰略諮詢課題組。

顧誦芬作為課題建議人,主持和組織了諮詢組的工作。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親自帶領課題組走訪空軍,赴上海、西安兩地調研,並提出了我國軍用和民用大型飛機發展思路的建議,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實施研製大型飛機的重大科技專項,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統籌協調大型客機與大型運輸機的研製。

經過認真思考後,顧誦芬提出:民用飛機是一種高度市場化的商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不僅是技術問題,更關鍵的是市場問題。

在改革開放和我國進入WTO的形勢下,中國的民機市場早已是世界民機市場的一部分,我們在國內市場同樣要直接面對國際強手的競爭。必須儘早安排大型飛機的市場研究工作,下功夫分析市場需求,準確把握大型飛機的市場定位,根據航空公司的要求設計和製造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確保大型飛機項目取得成功。

為了增加技術儲備、減小研製風險、爭取時間,建議先行啟動大型客機的市場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條件建設,並統籌安排與大型飛機相關的大型試驗設施、配套產業能力和工業基礎能力的建設。

加強發動機預先研究,通過國際合作,開發新一代客機的先進發動機。在自主研製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以加快研製進度。為組織隊伍和打好基礎,先開展大型運輸機的研製生產。大型運輸機用戶明確,需求迫切,要求清晰,技術基礎相對較好,國內已經開展了l0年的預先研究,因此研製難度和風險相對較小。

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有70%的技術可通用,通過實施大型運輸機項目,將提高我國在大型飛機的氣動力、機體結構設計、發動機、航電設備,以及材料和製造技術等方面的研製能力,為大型客機的研製創造條件。在這篇題為《關於我國發展大型客機的幾點想法》的文中,顧誦芬還對“大型客機的研製進度”及“研製費用估算”等寫下了翔實的建議。

2006年夏末,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意見,開始了大飛機專家論證。顧誦芬是這個論證會的3位主持者之一。作為航空工業資深的專家,顧誦芬從實際國情出發,對我國如何發展大飛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論證開始階段,顧誦芬的意見顯然不佔上風,他的一些建議得不到重視,也不被採納,但他並不計較。在某些專家詬病航空工業“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時,他虛心與身邊的同志進行探討並就自己不熟悉的問題詢問。隨著論證的深入進行,顧誦芬的意見得到了上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

2007年2月2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大型飛機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關於大型飛機方案論證工作彙報,原則批准大型飛機研製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儘快開展工作。在國家關於發展大飛機的決策中,吸收了顧誦芬等建議的核心內容。

如今,國產大飛機運20、C919、AG600“三兄弟”已聚首藍天,顧誦芬為此深感欣慰,他身體力行,還在“堅持不懈地鑽研業務和發揚不斷進取精神”,努力登攀。他的面前,路遙日久,任重道遠。人們衷心希望他健康長壽,永葆青春活力,為航空事業、為飛機設計事業繼續奉獻他的聰明才智和寶貴而豐富的經驗,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成就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