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打越南的一个镇,兵力火力分别超过越军四倍和九倍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时,在西线云南方向,昆明军区第14军41师奉命向越南北部重镇孟康和发隆进攻,以扫清敌人边境据点,为向纵深发展进攻创造有利条件。根据上级指示,41师充分贯彻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战思想,在两个方向都集中了优势兵力、火力,以猛狮搏兔之势发动雷霆攻击,打出了两个经典战例。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发隆方向的作战布势。

发隆是越南北部黄连山省的一个镇,边境对面就是中国云南省马关县。发隆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而且海拔较高,平均在1000米以上,到处是高山险坡和峡谷悬崖,原始森林、竹木荆棘、高大茅草丛生密布,人烟和道路较少,河溪遍地,气候炎热,毒虫出没,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解放军攻打越南的一个镇,兵力火力分别超过越军四倍和九倍


因为发隆具有这样的地形气候,成为了重要的边境屏障区,在军事上有较高的地位。越军对发隆方向很重视,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专门在这里配置了一个加强营兵力,主要控制发隆周围的各大制高点,在阵地上构筑有掩蔽部、坑道、暗堡和堑壕等工事,以交通壕相连接,并结合石山岩洞进行改造,整体性建立了永备和野战相结合的工事体系。火力上配备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40火箭筒、75无坐力炮、82/60迫击炮等,形成远近、正侧、高低、返射相结合的严密火力配系。越军在发隆地区苦心经营多年,打造出了比较坚强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对外号称所谓“净化”边境的模范区。守敌兵骄将傲,狂妄叫嚣:“中国来一个师,三个月也打不下发隆!”

第14军41师经过研究后,将攻击发隆的作战任务交给了本师步兵121团。该团在历史上曾跟随陈赓大将麾下南征北战,长驱南北数千里,立下过不少功勋。为加强突击力量,师将炮兵团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营和喷火、化学侦察各一个班配属给步兵121团。

受领战斗任务后,121团首长立即进行准备,组织各连队班以上干部骨干到边境进行现地侦察,多次往返,熟悉情况。同时开设前夜观察所,隐蔽秘密昼夜对敌进行观察。还派遣侦察分队多次越境深入侦察,弄清战区地形、道路和越军前沿阵地的兵力部署情况。另外,充分发动群众,兵民密切配合,通过边民的跨境亲族关系瓦解敌方,获取越军情报。

解放军攻打越南的一个镇,兵力火力分别超过越军四倍和九倍


通过反复侦察了解到的情报,121团周密筹划,最后形成作战决心:集中四倍于敌的兵力和九倍于敌的火器,从西北方向对发隆守敌侧翼实施主要突击,并以一部兵力从东南迂回到发隆背后,断敌退路,割裂越军的防御体系,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从西北、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发起攻击,首先消灭外围之敌,拿下要点,再向心合围,最后全歼发隆之敌。

在具体战斗部属上,第一梯队出动步兵2个营另1个连,分别从正面和翼侧发起突击,主攻吸引,背后穿插,退敌退路,先围后歼;第二梯队为步兵4个连,战斗发起后随主攻营前进,随时准备加入战斗;团炮兵和配属炮兵共同编成团炮兵群,占据有利阵地,以火力支援一线步兵战斗。

1979年2月17日拂晓,步兵121团发起进攻。前后恶战四昼夜,胜利攻占发隆,共毙伤俘敌470人,缴获各型枪炮火器近500件及大批军用物资,较好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解放军攻打越南的一个镇,兵力火力分别超过越军四倍和九倍


在此次进攻战斗中,步兵121团集中了数倍于敌的兵力火力,多路穿插分割,四面包围,使守敌腹背受击,难以招架。该团指挥人员在作战过程中能根据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实施灵活指挥,适时投入预备队,加强了兵力火力,从而加快了战斗进程。同时步炮协同较好,炮兵打得快、打得准、打得猛,有效支援了步兵作战。步兵能充分利用炮火效果,减少了伤亡。全团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克服疲劳,以有我无敌的气概连续作战,终于歼灭了守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