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台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根據美國著名品牌顧問公司公佈的最新的2018年全球百大品牌價值排行榜,蘋果(Apple)品牌價值續成長16%,達2,144.80億美元。連續6年居百大品牌業者之首。而就在這一天,蘋果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內地上市的工業富聯,股價再次創下新低,來到了13.74元,距離破發一步之遙,而公司的總市值摺合美元僅僅390億美元,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倆個字值錢。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這也意味著,排除該公司所有現金與各項資產不計的話,單是“蘋果”這一品牌名稱的價值就高達2,144.80億美元,而蘋果公司的市值,一直都維持在1萬億美元的高位,如果加上品牌的價值,合計等於33個工業富聯。幾乎所有蘋果供應鏈的公司市值加在一起也沒有蘋果那麼多。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品牌價值排名第二的業者為Google。2018年該公司品牌價值成長10%,達1,555.06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亞馬遜(Amazon)。2018年亞馬遜品牌價值大幅揚升56%,成長幅度居百大業者之冠,達到1,007.64億美元,2018年微軟品牌價值成長16%,以927.15億美元,排名第四。四家公司的市值不計,僅以品牌價值來算,就接近創業板全部公司的市值。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孟子老人家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西方的馬太效應也說,“大的要讓他更大,沒有的連他僅有的也收走。”蘋果這樣的公司完全已經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但為他服務的像富士康這樣的公司卻是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沒有一點點的議價能力,完全被蘋果這樣的公司牽著鼻子走。為了得到蘋果的訂單更是不惜內鬥,將報價低到不能再低。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富士康當初為了避免與客戶競爭,堅持不做品牌,郭臺銘更是霸氣的表示:“速度是我們的品牌,人才是我們的品牌。”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就很難說了。富士康30年前就扎個內地了,而現在幾乎所有的巨頭科技公司在那個時候都還沒有成立。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最關鍵的是,當初富士康的主要客戶比如康柏,思科,諾基亞,戴爾,索尼現在無一例外全部都沒落了。可以說如果沒有蘋果的訂單,富士康在世紀之交就開始轉型的話肯定要比現在容易很多的。成也蘋果,以後肯定也是敗也蘋果。你們覺得富士康當初不做品牌的決定是對還是錯呢?

5.5個工業富聯,還沒有蘋果這兩個字值錢 郭臺銘當初就該做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