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八:我在杭州賣滷牛肉出了名&我參與研發了浙江第一批黑白電視機

(一)我在杭州賣滷牛肉出了名

口述 李根富 記錄 郭婧

“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八:我在杭州賣滷牛肉出了名&我參與研發了浙江第一批黑白電視機

李根富是桐廬鳳川鎮出生的農民,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以為他是富陽人。因為他開的牛肉店取名"富陽佬",如今已更名為"福陽佬"。

"富陽佬"牛肉,是杭州採荷二區農貿市場一塊響噹噹的牌子,每天下午3點開始賣牛肉,隊伍老早排得長長的,200斤牛肉三個小時就賣光了。

"富陽佬"牛肉的隊伍,已經排了20多年。

而在做牛肉之前,李根富在改革開放之初,隻身來杭闖蕩時,可沒少吃苦。

以下是李根富的自述:

1978年

家鄉實行農田承包責任制

這年,我16歲。

我們家鄉積極響應改革開放的號召,分田到戶,實行承包責任制,我家分到6畝半的承包田。

可是,我的父母結婚比較晚,母親生我時已經35歲了,生了我之後又生了弟弟和妹妹,此時,兩人年紀都大了,身體也不好,家境十分貧窮,就連買化肥和農藥的錢都沒有,要等著妹妹去茶廠幫忙揀茶末那一個月30元的工錢發了才能去買。

1981年

在吳山花鳥市場賺了第一桶金

這一年,桐廬鳳川鎮開通了鳳川至杭州的第一班長途客車。

以前從鳳川到杭州坐船要6個小時,現在只要3個小時了,19歲的我,心想應該出去闖蕩一下,跟父親要了10塊錢,離開了家鄉。我花2塊錢車費坐上了這班長途客車,早上6點出發。

到達杭州,車子停在杭州仁和路的吳山烤雞店旁邊,我下了車後,很迷茫,因為自己沒有技能,一點計劃也沒有,根本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

我想來想去,自己只能幹苦力,就在附近的店家打聽哪裡有幹體力活的地方,有人告訴我在朝暉一區有個貨運站,可以當搬運工,便去了朝暉。

結果只幹了半天搬運工——我那時候很瘦,一個貨運包有上百斤,一上午我咬牙扛,也只扛了幾包,人家嫌我慢,我就悄悄離開了。

本來,我大概就此回老家當一輩子農民了。

幸虧在車站遇到了一個好心的炸臭豆腐的凌大媽。

她看我卷著鋪蓋坐在編織袋上,就問我怎麼了,我說我要回老家去了,她勸我留下來,說讓她老伴幫我找活幹。

當晚,我在平海路地下旅館住了一晚,每床1元5角,等到第二天一早又去臭豆腐攤找她。

一開始,她讓我住在她家裡,幫她賣臭豆腐。

她說,自己老伴是一家塑料廠病退的,跟廠長說了我的情況,但是廠裡一下子也沒有空缺的崗位,倒是有一些積壓的庫存貨,可以讓我拿去賣。

我就拿著塑料廠積壓的名片夾、相冊,去平海路上擺攤賣,一天能賣20多塊錢,真的是高興壞了。

不過,第二天就有人來管了,說馬路上不能隨便擺攤,我又改到嶽王路的花鳥市場裡去擺攤,一天的管理費是5毛還是1塊錢,我有點記不清了。

3個月時間,我就把廠裡的積壓貨賣光了,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我把賺到的錢大部分寄回了家,也是這個時候,我父母結婚時跟朋友借的20元外債才終於還清。

第二年,凌大媽的老伴把我介紹到廠裡做臨時工,就這樣,我在塑料廠裡當了三年的搬運工,工資從一開始的70元/月到後來的90元/月,還住進了廠裡的宿舍,算是在杭州穩定了下來。

1986年

沿街叫賣小缽頭甜酒釀

1985年,我24歲,終於結了婚。一個同村姑娘,看我勤勞肯吃苦,沒有收受彩禮,就願意和我結婚。

第二年,女兒出生了,也意味著我的生活壓力更大了。

當時在杭州上城區中山南路通江橋有一家老牌甜品店,專門賣粽子和小缽頭甜酒釀。

我就想,我可以把老家的粽葉賣給他們,還真的賣了一車粽葉,就這樣認識了這家店的經理。

後來,塑料廠關門,我想找工作,經理就說可以以1毛4分錢加2兩糧票一缽頭的價格批給我甜酒釀。

我開始騎著三輪車沿街叫賣甜酒釀。當時全杭州只有兩家專門做小缽頭甜酒釀的老店,甜酒釀的銷路非常好,沿街的市民只要聽到我喊"小缽頭甜酒釀來了",都拿著碗出來買,多的時候一天能賣250缽頭,少的時候賣150缽頭。

每一缽頭賣1毛8分錢,再加之我每賣掉10缽頭店裡就會送我1缽頭,這樣平均下來,我一天能賺15塊錢,相當不錯了。

一開始,我每天從通江橋一路賣到朝暉,後來覺得天天這樣騎身體吃不消,就跟各個小區的大伯大媽約好,每週幾定點來。

就這樣,我叫賣了6年小缽頭甜酒釀。

這期間,我還攢了200多斤全國糧票,打算去北京玩時用,我從小做夢都想要去北京玩一趟,但北京還沒去成,糧票就先取消了。

1992年

賣滷牛肉的靈感

1988年,我把老婆、女兒接到杭州,在復興路上租了一間房子,從此在杭州有了家。

1992年,我們夫妻兩人意外發現杭城熟食店在賣的滷牛肉都是用半成品製作的,就突然有了在杭州開一家牛肉店的靈感,我們想用新鮮牛肉燒的話,肯定會很受歡迎。

這年6月,我在採荷二區菜場開了出第一家李根富富陽佬牛肉店(現已更名為"福陽佬"),直接富陽進貨,現燒現賣、起早貪黑,果然深受歡迎。接著,我們又在棚橋、光復路和觀音塘開了分店。

原本我每天中午燒好牛肉後,自己開車將牛肉分送到4家門店的。4家門店下午3點同時開售,但2000年前後,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經常堵車,沒法保證下午3點準點開售。

而且我一個人做4家店的牛肉,身體也有點吃不消,和老婆討論後決定還是回到原點,關掉了3家門店,只保留了採荷二區這家老店,保持初心。

現在每天下午3點店門還沒開,顧客就已經在排隊等候了。

2017年

終於實現了去北京的夢想

牛肉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我們家早已脫離了貧困,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這一年,上大學的小女兒說,趁她還沒工作,有時間,帶我們兩夫妻去歐洲玩一趟。

一開始,我是想不通的,也捨不得,又放不下店裡的生意,女兒再三勸說,"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去見識一下",就請人幫我照顧店裡的生意,我和老婆跟著女兒一起去歐洲玩了12天。

2017年,採荷菜市場裝修期間,牛肉店暫停營業期間,我們又終於去了北京,實現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想。

我現在的願望就是等到60歲退休,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二)我參與研發了浙江第一批黑白電視機

口述 魯玉毛 記錄 郭婧

“我的編年史”故事之十八:我在杭州賣滷牛肉出了名&我參與研發了浙江第一批黑白電視機

1941年出生的魯玉毛,改革開放之初,參與了我國第一批黑白電視機的設計,又於上世紀80年代末,與同事一同前往美國推銷我國生產的黑白電視機。

以下是魯玉毛的自述:

我是1941年出生的,學的是無線電技術專業。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電視工業也隨之起步發展,當時的第四機械工業部決定在全國投資組建一批電視機廠,杭州市成為幸運兒,得到300萬元投資組建杭州電視機廠,選址天目山路、教工路1號,同時組建了彩電、黑白電視機的攻堅設計小組,我是這個時候進入杭州電視機廠(西湖電子集團前身)工作,擔任了黑白電視機的課題組組長。

當時,我們國家在電視機的技術上與日本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的,很多電視機產品都是從日本進口的。

國家號召全國各地的電視機廠研發設計自己的電視機,經常組織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聚到一起交流研討。

1978年,杭州市也專門召開了科學技術大會,我作為杭州電視機廠的代表出席。

也就是這個時候,杭州西湖電子集團公司開始籌建。

我們設計組的八九個人一起,先後經過了三四年的努力,終於生產出了浙江省第一批黑白電視機。

1979年,12寸的黑白電視機投入大批量生產,取名"西湖牌",開始走入尋常老百姓家。

400元一臺的黑白電視機也是不菲的消費了,我們當年生產了30多萬臺黑白電視機,電視機廠一下就贏利了,創造了1個億的利潤。

1979年末,四機部和廣電局組織了一次全國的12寸電視機評比,經過各項指標測試試驗,"西湖牌"12寸黑白電視機榮獲了第三名,由此西湖牌電視機打響了名聲,銷往全國各地。

到了80年代後期,我們開始生產彩色電視機,那時候一戶人家能買一臺電視機是很不容易的,彩色電視機的生產量有限,更是供不應求,雖然一臺彩電的國家定價2000多元,但是市場上溢價賣到了3000多元。

1989年,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掙外匯,我跟同事一起去了美國商務考察電視機市場,並進行商務洽談,爭取將我們的國產電視機銷往美洲。

當時,我們走了邁阿密、華盛頓、洛杉磯等好多個城市,發現美國在銷售的電視機大部分也是進口的,也是日本產為主。

我當時的感覺是我們在電視機的技術方面還要奮起直追,但也發現我們生產的小屏幕黑白電視機,在美洲還是有市場的。

不少美國人和墨西哥人,喜歡在廚房或衛生間裡安裝四五寸屏幕的小電視機,由此,我們和美國的銷售商談成了銷售合作,賺了外匯回來。

現在,我們的電視機技術已經突飛猛進了。

雖然2001年我退休了,但還是一直在關心著國家電子設備的發展與變化,最近杭州下沙生產出了激光電視。

而且,我們國家現在電視屏幕可以做得很薄,甚至是摺疊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