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水環境,金陵增顏值,今年將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整治水環境,金陵增顏值,今年將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9月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強全市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進行部署,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走在全省前列。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擺上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城市,南京要堅決扛起“生態環境高質量”的省會擔當,確保到2020年全面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空氣、水、土壤,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中,治水對於南京來說尤為重要。南京是一座山水城林的美麗古都,水是自然界給予南京的獨特稟賦——水給這座跨江發展的大都市發展機遇,也讓南京人感受到江南小橋流水的溫潤之美。可是由於一些歷史原因,過去很多河道出現了黑臭現象,影響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從2016年開始,一場黑臭水體剿滅戰在南京打響。

老城南的清水塘是一個不大的湖泊,眼下荷葉正盛,倚著欄杆,清可見底的水體可以看到魚戲蓮葉間的詩畫景色。但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漂著垃圾、散發惡臭的臭水塘。通過截汙、清淤、生物治理等一套“組合療法”,清水塘終於清了。現在,清水塘整治已經成為南京水環境治理的樣本。

和清水塘一樣發生變化的,還有南京的其他河道。河水變清了、河岸變美了,一條條河道成為一道道風景線。2017年,南京完成建成區150條河道的整治任務,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這是南京治水攻堅戰中一個階段性戰果,美麗古都的河道恢復生機。

南京是一座跨江而立的特大城市,水汙染治理壓力一直比較大。目前我市共有7條省控入江支流,其中3條基本達標,4條水質為劣V類,不達標,分別是金川河(寶塔橋)、外秦淮河(三汊河口)、北十里長溝東支(紅山橋)、城南河(龍王廟)。按照治水攻堅戰要求,到2020年,南京要在全市域消除劣V類水,入江支流水斷面達到省考、國考要求。然而,由於歷史原因,4條水質為劣V類的入江支流存在生活汙水下河等問題,消除這4條入江支流劣V類水,成為我市水環境治理攻堅戰中的一場硬仗。

今年6月,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建立省控入江河流斷面水質提升領導掛鉤負責制,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每人認領一條劣V類入江支流,高位協調、攻堅克難,堅決啃下水質達標的硬骨頭。

金川河斜穿我市主城北部,流域主要覆蓋老城區,人口密集、情況複雜、問題交織,治理難度最大,這塊“燙手山芋”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接了過去。按照分工,外秦淮河(三汊河口及七橋甕)由市長藍紹敏負責,北十里長溝東支(紅山橋)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龍翔負責,城南河(龍王廟)由市政協主席劉以安負責。

市領導掛鉤劣V類水入江支流,表明了南京治水的決心和“加速度”——迎難而上,確保不折不扣完成入江支流改善任務;每月一次現場調度,讓水環境提升工程高速推進。

水質是否改善要靠數據說話。在7月的水質監測中,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認領的“硬骨頭”中,已有一條河提升至V類水,1—8月的綜合監測,它已經被從4個劣V類入江斷面名單中劃掉,入江斷面劣V類下降為3個。

入江斷面達標行動的同時,南京全市水環境改善正在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的基礎上乘勝追擊。

今年,南京定下的目標是建成區啟動消除劣V類水行動,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截至8月底,72條河道水環境提升工程有60條開工,其中14條完工;郊區8條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已有7條開工建設,其中2條完工;99個農村黑臭池塘整治工程89個基本完工。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的戰役勝利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