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有新人》張伯鑫「讓梨」爲什麼會反遭痛批

謙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的故事,更是千百年來道德教育的典範。可同樣力爭上游也是咱們的優良傳統。《相聲有新人》是一個比賽的節目,是一個“爭的遊戲”,爭才是這個遊戲真正的規則,如果想要謙讓,就只能不參加這個遊戲。

其實張伯鑫專業能力我還是充分肯定的,就像郭德綱說的:基本功,範,一看就是說相聲的。只是最新一期《相聲有新人》張伯鑫他們這一組的作品,確實算不出彩,大概他自己也覺得敗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乾脆說:我們讓了。

《相聲有新人》張伯鑫“讓梨”為什麼會反遭痛批

張伯鑫年齡其實不算大,輩分高,也就是學的早

其實在類似的一些選秀節目中,也出過選手之間讓出晉級機會的情況,往往都能得到觀眾的好評,為什麼張伯鑫反遭人痛批呢?

因為讓的太特別了。嘴上說讓,心實則不歉。稱評委老師為哥,且聲稱跟評委老師一樣都是從小就學的,稱對方選手為孩子,直接說明差著輩。把自己和評委放在同一個位置。確實,張伯鑫是曲藝世家,學得早,功底好,曾經還是和郭德綱同臺老演員。既然知道自己是長輩,為什麼要去跟孩子們比賽呢?作為前輩,按照節目中另外兩名選手說的:輸了面子上掛不住;贏了也不光彩,這樣的比賽為什麼要去參加呢?

《相聲有新人》張伯鑫“讓梨”為什麼會反遭痛批

還有為什麼要把自己互選排名只給對方排了第19名,以及之前不認識對選手的這些事情說出來呢?明擺著告訴大家是沒有把對手放在眼裡,同時又能抬高自己。在這種情況下說出的讓,那不就是典型的暴力慈善,先告訴大家我比對手厲害,然後再告訴大家我決定要讓對手贏。也難怪對方孟鶴堂的第一反應就是說,不行。也是,誰會要這種施捨呢?再說誰勝誰負還不一定呢?如果在勝負還未分出之前,真的要讓,也要是在表達了自知不如對方後再說出讓,這種讓,就等於說自己認輸,這種讓就歉的成分,才叫謙讓。哪怕他能說,後生可畏,自己願意退賽,不去說讓字,以及之鋪墊的那些話,大家也是能接受的。要麼就只能等到你真正通過比賽規則,贏了之後,再說出讓,這才是真正的讓。

《相聲有新人》張伯鑫“讓梨”為什麼會反遭痛批

張伯鑫‘讓’而不謙,不能算謙讓,甚至就連‘讓’都算不上,因為還未贏,說出的讓等同於認輸,只是把認輸說的冠冕堂皇,反倒好像是施捨了。所以張伯鑫才會遭到眾多觀眾的批評,真是可惜了一個專業功底這麼好的相聲演員,註定不能得到大眾廣泛的喜愛了。還是那句話,要學藝先學做人,特別在演藝圈,曝光度那麼高的環境下,說話做事要更加地小心謹慎,多少雙眼睛看著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