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市影劇院,繁華落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地處柳巷中段的山西劇院是太原市最大的劇院。初期,樓上樓下是由五六個人坐的長椅組成。演出時,過道上走串著叫賣花生、瓜子的小販,觀眾常常買下用報紙疊成三角形的一袋袋花生、瓜子,一邊吃一邊觀看演出。1954年,父母領我觀看由著名晉劇演員冀平主演的《一個志願軍的未婚妻》。當演到志願軍彎腰向未婚妻敬禮時,全場觀眾起身鼓掌,這個場景我至今記憶深刻。上小學時,我訂閱了一份《中國少年報》,報社特意為訂閱者贈送了一張山西劇院的電影票,那場電影名是《表》,敘述了上海一孤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成長的過程。50年代末,中國兒童劇團曾在山西劇院上演兒童劇《馬蘭花》。

山西劇院還是省話劇團的演出場所。省話劇團當時在全國劇團是很有聲望的。由著名話劇演員任道、鬥兵、嚴飛等演出的《一僕二主》《第十二夜》《雷雨》《李國瑞》《同志,你走錯了路》等劇目,引人入勝。60年代初,晉劇出行的郭蘭英從北京回到太原,逗留期間,在此演唱晉劇,唱著唱著,有幾句晉劇調竟串到民歌味上。

1956年,打通柳南後,1958年在路東修建了長風劇院。長風劇院原址是清中葉八旗會館,1928年取名鳴盛樓,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人民戲園。1956年拆除,建長風劇院。“文革”期間改為東風劇院,後又恢復原名。

長風劇院是繼山西劇院之後又一家規模、設施較好的新劇院,也是太原市話劇團的主要演出場所,市話演出的有《甲午海戰》《年輕的一代》《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劇目。

1958年,梅蘭芳曾率團到此演出。有《洛神》《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節目,票價不菲,每場只限300張散票。劇院馬路對面是北城衛生院,我曾看見一個演員去衛生院取藥,指著胸前大紅的“梅劇團”團徽,神氣十足地向醫務人員介紹“我是梅劇團的”。

南倉巷南頭,原為興華舞臺,後改為山西大劇院。1943年,日寇入侵時期,一把大火將劇院焚燒,後重建興華舞臺,新中國成立後更名“大眾電影院”。我在那裡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梁山伯與祝英臺》《牧鵝少年馬季》等影片。現影院已拆除,漸漸被淡忘。

南肖牆西口路南,是和平劇院,1951年1月1日開業,是著名晉劇演員丁果仙的劇院。新中國成立後,捐獻給國家,少年時代,我看過晉劇《封神演義》,“文革”時期,看過革命樣板戲晉劇《紅燈記》。70年代後,榆次話劇團演過描寫解放蘭州的話劇《一雙繡花鞋》。丁果仙常在此演戲,她的唱腔、演技堪稱一絕。70年代初期,我在府東街看見一老人和一中年婦女,在路邊行走,老人掏口袋時,不留神掉下一塊手絹,我喊道“掉東西了”,老人一回頭,看見掉下的手絹,不由哈哈大笑,我一驚,啊,是丁果仙,那笑聲、那舉止和在舞臺上的表演,如出一轍。

我是個影迷,總不想遺漏一部電影,而那時放映的電影太多了,每天好幾部。柳巷西邊大水巷的太原電影院是專上映舊片的,我錯過的《流浪者》《墨西哥人》《欽差大臣》等電影,就是在這裡補看的。一天下午,我去看《偉大的戰士》,旁邊坐著兩位年輕的軍人,我從小仰慕解放軍,所以有意地緊靠他們,我越靠他,他越躲閃,最後終於說:“小朋友,我胳膊上有傷。”

那個年代,由於文化娛樂生活貧乏,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晚飯後便湧向各個影劇院。那燈火照亮的影劇海報,擴音器播放的電影歌曲,售票口簇擁的人群,構成了龍城一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那情景已無留痕,但仍殘留在那個時代人們的記憶中。

楊晉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